穷而后工 :
中国古代文学家从自己的切身创作体验出发,发现了这一文学创作的现象,提炼出这一蕴含深刻的思想,强调文学家所处的恶劣现实生活境遇对创作成功的作用,意在揭示一种普遍而独特的创作心理。
这一思想产生于先秦,屈原《惜诵》中所说的“发愤以抒情”是较早的源头。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和《报任安书》提出并阐述的“发愤著书”已经包含“穷而后工”的思想意蕴。到了唐代,韩愈重提这一话题,《荆谭唱和诗序》高度概括出“愁思之声要妙”“穷苦之言易好”的思想,带有明显价值评判的因素。
明确提出穷而后工观念的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梅圣俞诗集序》中,欧阳修说:“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欧阳修所说的“穷”主要指政治仕途的坎坷,理想、抱负无法施展,只能以诗文寄托济世之志,安民情怀,抒发对现实的怨愤。
其实,“穷”的意义并非这么狭窄,其包括现实生活和政治生活所有艰难的境遇。恶劣的生活境遇,往往能感发文学家的心灵,推动文学创作的开展。这说明文学虽是文学家心灵的流露,但现实的根源很深。作家苦难的生活阅历,往往是优秀文学作品产生的直接原因。穷而后工肯定文学家的逆境对文学家心理的影响、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认为这种逆境有利于文学家创造出内容充实、思想深刻、艺术完美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