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

    诗中有画 :

语出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其评价王维作为一个诗人,诗歌具有强烈的画趣;而作为画家,绘画将诗性的因素注入其中,画面充满诗意。诗与画融合,使王维的绘画与诗歌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是,这种观念不能作为评价王维诗歌的最高标准。王维诗歌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诗中有画。

苏轼集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于一身,深谙文学与艺术的特征,在长期的文学与艺术实践中体悟到诗与画的独特关系,由此,提出了诗中有画的命题。这里的画不是简单的绘画或画面感,因为诗的画面感是无法创造的。即诗无法将画原本具有的立体形象与色彩、线条表现出来,只能表现出画趣。所谓画趣,指绘画独有的审美意趣,这种审美意趣可能是意境,也可能不是意境,其美的蕴含比意境低。如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中描绘的所有景致都能入画,表现的画趣是清幽淡远,而意境也清幽淡远,画趣与意境融合为一。但是其诗《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人闲、夜静、山空、鸟鸣无法入画。其画趣或静或闹,意境则闲适、生动。这首诗的画趣与意境呈现分离。画趣与意境虽然存在着关联,但并不同一。画趣的总体品格比意境要低。因此,诗中有画虽可以算作衡量优秀诗歌的必备条件,但并不能成为衡量优秀诗歌的最高标准。

然而,诗中有画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任何优秀的诗歌不能脱离形象,意境、意象是形象的升华,因此画趣不可缺少。画趣作为一种审美意趣,可归纳为3个方面:①重视视境,造就出意境的鲜明性。②以精炼的文字传达出视境的神韵与情趣。③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意境的创造。因此,诗中有画的观念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为您推荐

汪兆铭

汪兆铭 : 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其父游幕于粤,遂著籍番禺。出生于广东三水。少时失怙,随长兄汪兆镛居。尝应府试,为案首。稍后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光绪三十年(1904)由速成科毕业,入法政专门学校。光..

穷而后工

穷而后工 : 中国古代文学家从自己的切身创作体验出发,发现了这一文学创作的现象,提炼出这一蕴含深刻的思想,强调文学家所处的恶劣现实生活境遇对创作成功的作用,意在揭示一种普遍而独特的创作心理。这一..

才胆识力

才胆识力 : 用于概括诗人的主体素质。才是诗思产生的根基,胆指破除常规的勇气,识指艺术赏鉴水平,力指诗人自成一家的创造力。叶燮认为四者交相为济,缺一不可,但识居于首要位置,“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无..

诗文评

《楹联丛话》

《楹联丛话》 : 梁章钜撰。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茞邻,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今属福州)人,自称福州人。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内廷方略馆编修、江西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江..

《制义丛话》

《制义丛话》 : 学者梁章钜撰。梁章钜(1775~1849),字闳中,又字茝林,号茞邻,晚号退庵,福建长乐(今属福州)人,自称福州人。嘉庆七年(1802)中进士,历任礼部主事、礼部员外郎、内廷方略馆编修、江西按察使、直隶布政使..

肌理说

肌理说 : 翁方纲主张诗文写作应当有丰富笃实的学问、确切有据的典故、明晰深刻的义理、合乎法度的文词。与当时袁枚的性灵说相抗衡。出自杜甫《丽人行》“肌理细腻骨肉均”一句,杜甫意指人的肌肤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