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俗为雅

    以俗为雅 :

指诗文等创作中善用俗语、常语、“陈言”等,从而产生转故为新、由俗见雅、化腐朽为神奇的审美效果。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载,北宋诗人梅尧臣在致一位“不用陈语常谈”的诗人的信中指出:“子诗诚工,但未能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尔。”故指陈语,俗指常谈。

梅尧臣的“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兼诗歌遣词用语与立意出新两面而言。此后,北宋诗人苏轼在《题柳子厚诗》中说:“诗须要有为而作,用事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好奇务新,乃诗之病。”苏轼以“有为而作”为诗歌创作的目的,批评片面追求奇、新之病,着重就“用事”,即史实、典故的运用,强调赋予“故实”以新的立意,使俗语产生雅的意趣。南宋朱弁《风月堂诗话》载时人称赞苏轼:“世间故实小说,有可以入诗者,有不可以入诗者。惟东坡全不拣择,入手便用,如街谈巷说鄙俚之言,一经坡手,似神仙点瓦砾为黄金,自有妙处。”苏轼同时的黄庭坚在《再次韵杨明叔小序》中说:“盖以俗为雅,以故为新,百战百胜。”继承了以俗为雅的诗学观点,但他发展了以故为新方面,提出了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等相关的诗学观点。

北宋以后,以俗为雅逐渐发展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常用的术语。如明代王骥德论曲,认为“俳谐之曲”“着不得一个太文字,又着不得一句张打油语。须以俗为雅,而一语之出,辄令人绝倒,乃妙”(《曲律·论俳谐》)。以俗为雅之说,主张由俗以见雅,赋予俗语、常谈以雅的意趣,但其并没有混同雅与俗的区别,认俗为雅。

元明以降,随着戏曲小说等俗文学的兴盛,人们开始重视并有意识提高俗文学的地位。明代徐渭强调“直展横铺,粗而似豪,质而似雅,可动俗眼”的俗文学具有“如冷水浇背,陡然一惊”(《答徐北口》)的动人力量,认为“点铁成金者,越俗越雅,越淡薄越滋味,越不扭捏动人越自动人”(《又题〈昆仑奴)杂剧后》),表现出明显的俗即是雅的审美观念。

为您推荐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 先祖原为蒙古土默特氏,后改姓纳喇,即纳兰。其父明珠为清康熙(1662~1722)年间大学士。纳兰性德于康熙十五年(1676)赐进士出身。选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扈从于康熙身边。师徐乾学,与顾贞观、严绳孙..

夺胎换骨

夺胎换骨 : 指体会前人之诗的用意而自创新语以表达的作诗方法。宋释惠洪《冷斋夜话》载:“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

徐釚

徐釚 : 江苏吴江(今属苏州)人。生于明崇祯九年(1636)。康熙十八年(1679)以国子监生应试博学鸿词科,由梁清标荐举,授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会当外转,遂乞归,后以原官起用,辞不就。卒于康熙四十七年。徐釚好..

以禅喻诗

蒋景祁

蒋景祁 : 江苏宜兴人。生于顺治元年(1644)。以岁贡生至府同知。康熙(1662~1722)年间曾举博学鸿词,未遇。卒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蒋景祁是阳羡词派后起之秀,比陈维崧、徐喈凤等人低一辈,少年时即从游于诸位乡..

情景交融

情景交融 : 主要指文学创作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情感表现与景象描写的紧密结合及和谐统一。随着中国古代诗学理论的历史发展逐渐形成。中国文学理论史上对情景交融的有关阐述,在唐代以前以物感说为..

吴绮

吴绮 : 江苏江都(今扬州)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清顺治十一年(1654)贡生,荐授秘书院中书舍人,升兵部主事、武选司员外郎。康熙五年(1666)任浙江湖州府知府,以多风力、尚风节、饶风雅,被誉为“三风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