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治

    唐文治 :

江苏太仓人。出身书香寒门,光绪六年(1880),补博士弟子员。光绪八年,考中举人。光绪十年至十三年,在江阴南菁书院受业于东南经学大师黄元同和王先谦门下,从事训诂之学。光绪十八年中进士,任户部主事、商部左侍郎、农工商部署理尚书,前后12年。42岁丁忧,自后弃政而学。光绪三十三年(1907)八月,唐文治任上海实业学堂监督。1920年,唐文治创办无锡国学专修馆,任馆长。循文励行,弹智竭力,主校30余年。1954年,唐文治病逝于上海,终年89岁。

作为教育家,唐文治的办学思想是“尚实”。他以“求实学、务实业为鹄的”,办教育,建学校,必须“造就学成致用,振兴中国实业”的专门人才。唐文治十分重视国文教学,针对当时教育界强调“西学”而轻视国文的倾向,他在上海实业学堂增设国文科,并成立了国文研究会。在任无锡国学专修馆馆长时期,他虽双目失明,但仍亲自授课。教学上,他提出“厚植基础,博览专精”的原则,主张教古籍原书,使学生能掌握古典文献的基本知识。在学习方法上,他强调学生自学,学校一天只上4节课,其余时间让学生各就自己的爱好进行自学。由此,无锡国专培养了大批文史精英,贤才辈出。王遽常、唐兰、冯其庸、钱仲联等均出自唐门。

唐文治“于学无所不窥,于道则由程朱而上溯孔孟,于文则由韩欧而上步周秦”(陈柱《茹经堂文集序》)。而据其本人所云,无师名而为其所严事者,则为古文家桐城吴汝纶。唐文治于日本出访时与吴汝纶“不期而遇,至为欢洽,屡次相约夜谈,论古文源流”(唐文治《茹经先生自定义年谱》)。言谈之中,吴汝纶教授唐文治读古文之法、作文之法和应读之文。唐文治谨守其法,曾曰:“余受业镇洋王先生紫翔、定海黄先生元同、嘉兴沈先生子培外,平生景仰者惟先生一人而己。”(唐文治《茹经堂文集》)

唐文治除尽瘁于教育外,亦精研理学,著作等身,有《茹经堂文集》《国文经纬贯通大义》《国文阴阳刚柔大义》《茹经堂奏疏》等。上海交通大学于2005年出版了《唐文治文选》,整理收录了唐氏的日记、咨文、信件、奏折、书序等共190篇文献资料。

为您推荐

文益堂

文益堂 : 正红旗闲散宗室,源出贝勒杜兰府,顺承郡王府宗支,祖辅国公宁勋,父员外郎保智,母完颜氏。文谦过继给伯父镇国将军保龄为嗣,无世袭爵位,人敬称“文公”,蔑称“傻大爷”。因家族败落,无以为继,民国初年,将..

林觉民

林觉民 : 福建闽县(今福州)人。幼时过继于叔父林孝颖。曾随林孝颖入全闽大学堂就读。光绪三十一年(1905),与陈意映成婚。三十三年,自费留学日本,翌年补为官费生,入庆应大学就读。在日加入同盟会。推崇共和,批..

姚永概

姚永概 : 安徽桐城人。姚莹之孙,姚永朴弟。幼承家学,早著文名。18岁补诸生, 23岁中解元。后屡试礼部不第,以大挑二等选授太平县教谕。又举博学鸿儒,皆不就。光绪十二年(1886),姚永概客王先谦江阴署中校勘《续..

海派

高步瀛

高步瀛 : 河北霸县人。光绪二十年(1894)举人。曾主讲定兴书院,任畿辅大学堂、保定优级师范学堂教习。桐城吴汝纶主保定莲池书院讲席,从其习古文。光绪二十八年赴日留学,肄业于宏文师范学院。未几归国。光..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中国新文学的源流》 : 周作人著。1932年三四月间在辅仁大学的讲演记录稿,同年9月由北平人文书店出版。书凡5讲。第1讲:关于文学之诸问题;第2讲:中国文学的变迁;第3讲:清代文学的反动(上)——八股文;第4讲:清..

秦湘业

秦湘业 : 江苏无锡人,锡山秦氏家族秦瀛幼子。少孤,稍长,能“刻苦读书,治古文词,为经世之学,志趣异于常儿”(孙衣言《秦君澹如墓表》)。及长,游京师,与曾国藩、梅曾亮、邵懿辰、孙鼎臣、朱琦、龙启瑞等古文家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