岘山逸老社 :
湖州乌程自成化(1465~1487)以来先后有苕溪社、乐天乡社、五隐社、崇雅社等,到嘉靖中期后社事达到极盛。
嘉靖二十二年(1543)八月,学者唐枢倡会于岘山,先后入者达17人,以年齿长少为序,即:蒋瑶,字粹卿,号石庵;吴廉,字介夫,号我斋;施佑,字翼之,号南村;王椿,字寿夫,号怡山;刘麟,字符瑞,号南坦;蔡玘,字瑞卿,号夷轩;李丙,字正南,号半溪;朱云凤,字瑞卿,号霅峰;陈良谟,字忠夫,号楝塘;顾应祥,字惟贤,号箬溪;孙公济,字雨道,号郭南;吴麟,字允祥,号苕溪;张寰,字永清,号石川;韦商臣,字希尹,号南苕;朱怀干,字守正,号双桥;吴龙,字元济,号石岐;唐枢,字子镇,号一庵。虽曰逸老社,社中诸人年龄却参差不齐。结社之初,年最长者75岁,70岁以上有蒋瑶等5人,60岁以上有蔡玘等6人,50岁以上有吴麟等4人,吴龙、唐枢则年未满五旬。论籍里,岘山逸老社多为湖州人,仅刘麟、张寰为寓贤,湖州衣冠之盛,由此可征。
《岘山志》载,逸老社从嘉靖二十二年到三十四年,前后持续13年,共举会24次。其后屡有兴废,风雅所泽,直到万历后期。续社又有三个阶段:①钱复岘山逸老社。嘉靖四十五年,钱复恢复社事,与之者有陈应和、慎蒙等人;②许孚远续逸老社。万历三十年(1602),唐枢门人许孚远“集七邑冠盖,春秋两举社,先后辈可四十余人。咏诗讲学,期为盛焉”(《岘山志》卷四《社会上》)。③陈幼学岘山逸老社。岘山逸老社在许孚远卒后,因缺乏结社的经费而废。万历三十七年,知府陈幼学设社田以供春、秋两社资用,逸老社再次得以恢复。
湖州文人结社早期偏重于文学,正德(1506~1521)年间曾形成以文学家刘麟、孙一元为核心的文学群体。嘉靖中期以后的结社转向讲学,岘山逸老社的成员主要是湛若水和王阳明的门人。其中,先后主社的唐枢、许孚远,皆名列甘泉学派;社中重要成员顾应祥,则受学于王阳明。王阳明弟子钱德洪、王畿也曾应唐枢之邀入社。嘉靖二十九年春社,钱德洪参加社中活动,并作《岘山社会图序》。岘山社以“德业相助”“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为社规,其结社宗旨亦与讲学殊途同归。从诗酒唱和到讲学论道,湖州文人结社风气的变化是正德、嘉靖年间文化思潮演进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