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诗学

    孟子诗学 :

孟子多处说到或引用《诗》作品,最有名的是“以意逆志”说和“知人论世”说,主要阐释如何理解诗的问题。此外,还提出“王者之迹息而诗亡”的观点,认为重视诗是周王朝兴盛的标志。据现存史料可知,在王朝兴盛之时,诗教是乐教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宗庙祭祀时用诗,在许多典礼仪式中,如朝会、燕飨、乡饮酒、射礼的活动也都有乐工歌诗、奏诗。周天子有采诗、献诗制度,以此来了解政治得失。春秋时期,诸侯聘问,往往赋诗言志,整个社会都自觉用诗来维护礼乐制度。春秋后期,周王朝失去了对整个社会的制约,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礼坏乐崩,采诗、用诗的传统破坏了,因此要用《春秋》替代用诗,来警戒“乱臣贼子”,以恢复周王朝的礼乐制度。可见孟子认为诗具有维系社会秩序、和睦人伦关系、了解认识社会等作用,这和传统的诗学观基本一致。但他同时注意到一个问题,即用诗是太平盛世的产物,当社会走向衰乱的时候,传统的用诗功能也要消亡。

孟子在许多地方引用《诗》,把《诗》作为古代文献来对待,让时人知道古人的行为,并通过这些材料教导当时的执政者。以《梁惠王》上篇和下篇为例,针对梁惠王喜欢台沼,举《大雅·灵台》的诗句说明周文王同样喜欢筑台建沼;又对齐宣王的好货好色,举《大雅·公刘》及《緜》的诗句说明周先祖公刘和古公亶父同样好货、好色,但他们能和百姓同乐同享同好,仍然得到拥戴。又《梁惠王》上篇中引《大雅·思齐》诗句说周文王因为从自己嫡妻立规范,推及自己兄弟那里,然后从兄弟推广到诸侯、大夫那里,造就了天下太平的局面。以此告诉梁惠王,古代的贤人超出一般人的地方就在于把自己善良美好的东西加以推广而已。孟子认为,作为书面的《诗》仍然具有历史认识价值,对当时仍有指导意义。

孟子对具体诗的解读,也可以看出他的诗学主张。《告子》下篇中高子认为《小雅·小弁》是小人之诗,原因是诗中表达了对父亲的怨恨。孟子却不以为然。因为原诗旧说是周宣王大夫尹吉甫的儿子伯奇所作,吉甫娶后妻生子,后妻谗伯奇于吉甫,吉甫放伯奇于野。伯奇作此诗,为周宣王闻之,曰:“此孝子之辞也。”后吉甫感悟,射杀后妻。在孟子看来,正因为是父子关系,有超于常人之爱,所以伤心愈重,怨恨愈深。高子又追问《邶风·凯风》为什么就没有那么深的怨情呢?《凯风》主题是说卫地有一寡妇带着七个儿子,艰辛孤苦,意欲嫁人,于是有了此诗。按传统观点说,母亲嫁人是不能守节,是为过错。七子的歌中有对母亲的批评。孟子却认为,母亲虽有过错,但为小过错。和《小弁》诗中尹吉甫的过错不一样,对自己孩子的伤害也没有前者大,所以不应该因小过错而激怒自己。对父母的大过错没有怨恨,是疏远父母;遇到小过错而激怒自己,这都是不孝的表现。在孟子看来,两首诗反映了亲情关系相差不大,但父母亲做的事情是不同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从作诗者角度来说,优秀的诗人总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读诗者的角度来说,要考虑作诗者创作时的处境和面对的不同情况作具体分析。

为您推荐

教化

教化 : 把服务于社会政治,宣扬伦理道德作为文学的目的,把对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影响作为评价文学是非得失的标准。中国历代都非常重视文学的教化作用,自觉地把教化作为文学价值的一种基本原则,并根据时..

《黑籍冤魂》

《黑籍冤魂》 : 3卷24回。作者彭养鸥,卷端题“醒世小说黑籍冤魂”。据结尾处“时光绪二十三年(1897)事也”一语,可推知其成书当于此年或此后不久。1909年2月改良小说社出版《说部丛书》本。后收入阿英的..

辞达

辞达 : 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辞达而已矣。”关于辞达的含义,后世学者见仁见智,一般是从“尚质”角度解释的。唐代孔安国《论语训解》曰:“凡事莫过于实,辞达则足矣,不烦文艳之辞。”宋代司马光《答..

政治小说

赋诗言志

赋诗言志 : 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七年》:“郑伯享赵孟于垂陇,子展、伯有、子西、子产、子大叔、二子石从。赵孟曰:‘七子从君,以宠武也。请皆赋,以卒君贶,武亦以观七子之志。’”《汉书·艺文志》亦云:“古..

侦探小说

侦探小说 : 19世纪中期起源于西方的一种通俗小说流派,是以探究人类生死之谜为价值立场,以案件侦破建构情节结构,以设谜——破谜——释谜为叙事线索的小说流派。1841年,美国作家E.爱伦·坡发表《莫格街血..

翻新小说

翻新小说 : 对古典名著或近代名著进行续写,借用其人物形象,置换其叙事空间与文本内蕴的一批小说,被称为翻新小说。翻新小说流派的形成时间为1903~1910年。1903年9月6日,《新小说》刊载平等阁的《新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