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北社 :
嘉靖十年(1531),昆山南社、北社并举,文学家归有光“每日晨起赴南社,午后赴北社”(孙岱《归震川先生年谱》)。据载,“一时文学之士霞布云蒸”(《复社纪略》卷一),足见该社影响之大。社中成员不可尽考,可知者仅有李廉甫、方思鲁、吴秀夫、张自新等数人而已。
南、北二社属于科举文社,但讲艺谈文,有比较清晰的思想倾向和文学主张。钱谦益《陈确庵集序》中谈到:“嘉、隆之年,吴中文章家以声华浮艳为能事,昆山归熙甫守其朴学,言称古昔,与其韦布弟子,端拜雒诵,倡道于荒江寂寞之滨,于是吴中有归氏之学。”(《有学集》卷二十)这既可作“霞布云蒸”之说的注脚,同时也表明归有光及南、北二社对明代学风、文风的转变作用。南、北二社“以时文步古文之脉”(《复社纪略》卷一)的文章革新做法,对晚明科举和文学有直接影响。
南、北二社的缔结,受到了昆山文人结社风气的熏染。主盟者归有光自其高祖以下四代皆曾与缙绅结社。在《敕封文林郎分宜县知县前同州判官许君行状》《请敕命事略》等文中,归有光叙述了高祖、祖父“与里中结社,有香山洛社之风”(《震川先生集》卷二十五)的情景。归有光之父归正亦与陈吉甫等人结社,“在社中,终日忻忻;饮酒,必醉而后去”(卷十五《南陔草堂记》)。归有光自幼身受昆山人文风气和家族结社传统的熏育,颇以结盟举社为乐事。除了南、北二社之外,归有光于嘉靖十七年参加了野鹤轩文社,社友有潘子实、吴纯甫、沈元朗、张子宾、季子升、方思曾、陈吉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