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廷珍 :
江苏山阳人。早岁孤贫,依母亲程氏教养成人。任大椿主讲淮上时,曾从其游学。乾隆五十一年(1786),乡试中举。五十四年,榜眼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任侍读,又任国子监祭酒。嘉庆(1796~1820)年间,历任侍讲学士、侍读学士、太仆寺卿、左都御史、礼部尚书等职。道光(1821~1850)年间,又加太子太保衔,升任协办大学士。年七十一卒,赠太子太师,入祀贤良祠,谥“文端”。
少与阮元同学,又为乡会试两榜同岁生,情好甚密。阮元钦佩其渊博学问,在《实事求是斋遗稿序》中称其于学无所不通,自六经子史,旁逮百家技术之属,悉得其崖窔。在汉宋之争问题上,汪廷珍不偏袒汉宋,实事求是,一本义理为折衷。文章创作上,强调敛气于骨,则精理内涵;运骨于气,则神采外焕;又认为“制艺者,古文中之一体耳”(《郑氏二泉时文序》),时文与古文有异;还提出才情与理法相统一。其文章现存不多,以制艺、书序、传铭、尺牍为主,相关作品有《陈秋涛先生传略》《铁楳庵先生墓志铭》《复齐生梅麓书》《复阮定甫先生书》等。阮元评价其文“廉而不剧,直而不纵,宽裕好肉,大雅之作也”(《实事求是斋遗稿序》)。
教育经验丰富,曾编选《成均课士录》,教学生以义法立言,力戒摹拟剽窃之习;还制定《学约》,以“辨途、端本、敬业、裁伪、自立”五则训示学子。为人风裁严峻,以文章品谊闻于天下,海内外推为正人。著有《实事求是斋遗稿》4卷,《续集》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