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沙木·库尔班

    伊沙木·库尔班 :

出生于伊宁县的小商人家庭。父亲库尔班与祖父司马依都是当地享誉一方的幽默人物,擅长讲笑话。父亲在伊沙木幼时经常带着他参加民间举行的各种麦西来甫和亲朋好友的婚礼和聚会。在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伊沙木听到了不少奇闻轶事,亲眼看到了恰克恰克现场,切身体会恰克恰克艺术的魅力。自小养成了能说会道的口才,深深喜欢上了恰克恰克艺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伊沙木成了伊宁县文工团一名演员,开始在各种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才华。1961~1966年,伊宁县文工团解散之后,在伊宁县吐鲁番于孜乡务农。1966~1980年在伊宁市文艺团工作。1980年,参加了第三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到伊宁市文化馆工作。2009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遗产传承人。2010年,被评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2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恰克恰克)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文联民协会员、中国故事家协会会员、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伊沙木熟悉生活,善于用敏锐的眼光发现和捕捉生活中有意义的事物与现象。他思维敏捷,有很强的表演才能,能即兴说出一连串的笑话。他的恰克恰克声情并茂、简洁凝练、寓意深刻,能用开玩笑的形式鞭笞假丑恶,弘扬真善美。人们往往在被逗得捧腹大笑之后得到启发,激发对真善美的追求。伊沙木善于把自己的生活阅历与思想情感和恰克恰克融为一体,他以自己为主人公创作出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笑话,在当地群众中广泛流传。

1980年起,伊沙木的恰克恰克在各类报刊陆续发表,传播到全疆乃至全国,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被称为“活着的阿凡提”。先后出版《伊沙木·库尔班恰克恰克笑话选》《活着的阿凡提——伊沙木笑话》《伊沙木·库尔班笑话集》。



为您推荐

《致橡树》

《致橡树》 : 作者舒婷。在封建社会中,女人被封建的纲常礼教压在最底层,女性的独立人格被极大地扭曲,形成了对男人根深蒂固的依附心理:相夫教子成为女人的生活内容,夫唱妇随成为女人的生活准则,夫荣妻贵成..

富育光

富育光 : 满族正黄旗。1933年出生在吉林,自幼生长在黑龙江畔满族聚居地区大五家子村。吉林大学中文系毕业,毕业后先做过编辑、记者,后常年从事民族文化搜集及萨满教研究。任长春师范学院萨满文化研究所..

恰克恰克

恰克恰克 : “chahchak”一词的音译。作为一种讽刺性口头文学体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和语言魅力。维吾尔族人将说恰克恰克的人称为恰克恰克奇或恰克恰克匠人。恰克恰克翻译成汉语意为笑话,..

夏赫·买买提

霍达

霍达 : 出生于北京。回族。1961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1966年毕业于北京建筑工程学院。曾先后在四机部、北京市园林局、文物局做翻译工作。1981年调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任编剧。1999年8月任..

神本子

神本子 : 满语称“窝车库乌勒奔”,意思是神龛上的传说。萨满的神谕多是以口耳传承的。清乾隆朝后,由于满汉杂居,满语渐弃,特别是乾隆朝为规范满族社会萨满祭祀活动而颁布的《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客观上为..

黎·穆塔里甫

黎·穆塔里甫 : 出生于新疆伊犁尼勒克县,卒于新疆阿克苏。中学毕业后曾在迪化(今新疆乌鲁木齐)省立师范学校学习。1941~1944年先后在新疆日报社、阿克苏报社从事编辑工作。20世纪30年代末接触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