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语林》 :
共14卷,吴肃公撰。《四库全书总目》小说家类著录。吴肃公,字雨若,号晴岩,又号街南,安徽宣城人。生于明末,入清后绝意仕途,以卖字行医授徒为生,晚年妻死子亡,贫病交加,仍坚持读书写作。著作甚丰,除《明语林》外,尚有《阐义》《明诚录》《读礼问》等。据《明语林》书前作者自序及凡例,本书初稿于康熙壬寅(1662),搁置20年后,得友人吴仲乔的资助,于康熙辛酉(1681)始刊刻。本书有《碧琳琅馆丛书》本、《芋园丛书》本。
本书承袭《世说新语》的体例,沿用旧目,记录了明代士大夫的轶闻旧事,通过记叙他们的嘉言懿行,表现出强烈的明代遗民意识。如《栖逸》类描述王仲光、钱叔宝避迹尘寰,隐居山林,追求一种自由、高尚的世外生活方式,彰显其身处乱世而独立特行,绝不同流合污。《政事》类记况钟明察秋毫,才能干练,巧妙摆脱周围吏员的控制,秉公执政。《方正》类记海瑞为闽邑博士时,拒绝跪迎御史,显示其刚正不阿、不畏权贵的坚毅品格。追念明代官员的高尚品德和治世才干,隐晦地表达出对清政权的消极态度。有些段落通过描绘明代士子的胆略和气魄,揭露了社会的阴暗面,如《雅量》类记周顺昌遭东厂逮捕前,从容不迫,“因命笔书‘小云楼’三字,掷笔笑:‘了此,别无余事矣!’”气度悲壮感人。又如《企羡》类记康海为救李梦阳,与刘瑾交往,逼真地描绘出刘瑾的仰慕之情和康海的救友心切,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政治的黑暗。
本书亦存在一些缺陷,体例不严,书中有一文互见现象,且有些条文直接抄录他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