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物说 :
感物说滥觞于先秦乐论,《礼记·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认为音乐是心物交感的产物。汉代《毛诗序》也有感物说的思想,但更偏重于政治教化的方面。到了魏晋的时候,诗赋中的感物之语已经相当普遍,如曹丕《赠白马王彪》云“感物伤我怀”,《柳赋序》云“感物伤怀,乃作斯赋”,陆云《岁暮赋》云“感万物之既改,瞻天地而伤怀,乃作赋以言情焉”。在这个时期,物多是愁云日暮的景象和人生失意的遭际,感物而来的也多是伤、悲、叹、忧、嗟、怀思、郁积的情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魏晋时期特殊的社会与思想状况。
西晋陆机正式将其引入文学理论,感物说在魏晋六朝时期得到了集中的论述。陆机《文赋》云:“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凛凛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感于物而动于心,触物生情,是感物说的基本内涵。陆机的感物说还包含以下内容:①感物的心胸问题。主张“伫中区以玄览”“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即排除主观意志的干扰,以一颗虚静自由的心灵来观照万物,方能有所得。②在感物的过程之中,不仅会产生思纷的情感,更有“心凛凛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也即情志的升华。③感物不是被动的行为,而是积极的创造。《文赋》说:“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晢而互进。”情和物相互感通交融,相互彰显新质,因而不同于原初的状态。《文赋》还谈到“应感之会”的问题:“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灭,行犹响起。”应感即应物感发的意思,具有瞬间性与不可预知性,类似于灵感。
刘勰和钟嵘论述感物说,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关于感物的根据。《文心雕龙·明诗》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钟嵘《诗品序》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揺荡性情,形诸舞咏。”认为人是自然之物,禀受自然的情性,故能够感应自然的气息。钟嵘还认为宇宙之间一气流行,物与人之间以气感通。②关于感物的范围。《文心雕龙·物色》说:“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盖阳气萌而玄驹步,阴律凝而丹鸟羞,微虫犹或入感,四时之动物深矣。”接下来谈到献岁发春、滔滔孟夏、天高气清、霰雪无垠等四时气象对人心的感召作用,偏重于自然之物的方面。钟嵘《诗品序》谈到“凡斯种种,感荡心灵”的情况,其中包括春夏秋冬“斯四候之感诸于诗”的类型,也包括“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或杀气雄边”这样严酷的人生遭际,把“感物”的范围拓展到社会人生的方面。③关于感物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文心雕龙·物色》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将感物引入联类不穷的想象领域,进而论述心物交融的关系。
刘勰还将感物与体物以及艺术表现联系起来,《文心雕龙·物色》接着说:“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遣词造句即是体物,体物精微方有丽词妙句。同样,琢磨辞令也是对物不断进行体验的过程,作家从中探得了物的情貌与气韵。这种观念是对陆机感物说的深化和发展。
关于文学本源的探讨,感物说和西方传统具有明显的区别。西方的摹仿说和再现论具有明显的客观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准确地复写外物,甚至要求像镜子那样客观再现事物的实在情性,做到吻合一致。相比较而言,感物说重在阐明艺术情感的发生问题,以及感物生情而形于文的艺术表现,始终联系着抒情言志的诗歌传统。而且,感物说作为一种文艺心理学,对感物生情、以情观物等心理机制的揭示,深入到摹仿之外如虚静、灵感、想象等更具诗意的心理世界,把艺术的再创造建立在对物的体验之上。摹仿说和感物说,前者联系着西方的叙事文学主流,体现了主客二分的思维习惯;而后者是对抒情文学所作出的理论概括,联系着天人感应、物我相亲的宇宙观。这种观念与魏晋六朝的时世相遇合,在人的自觉的年代里,就形成了时人特有的感物情结。汉末魏晋文人感物伤怀不能自已,后来在玄学语境下发展出澄怀味道的趣味来。时人“以玄对山水”,认为“山水以形媚道”,既寄情山水之间,又浮游山水之外,寻得了内心的自由和解放。感物说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之下进入文学理论领域的。
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魏晋六朝的感物说突破了经学的束缚,士人开始注重诗情。凡生命感叹、穷通出处、人生哲思以及幽眇难言的思绪等俱在其中,已不限于政治教化的范围。魏晋六朝以后,感物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广义上,主张文学创作应当感于物而发、迫于事而作,写出真情实感。和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和欧阳修的穷而后工说等,共同形成抒真情、写实感的诗学传统,对古代诗文创作产生了长期的指导作用。②狭义上,感物说所揭示的心物交融的诗美特征,与古代意境理论相契合。唐代王昌龄《诗格》论文思说“处身于境,视境于心”“以心击之(物),深穿其境”,并提出“物与意惬”“景与理惬”的观点,皎然也有“缘境不尽曰情”“诗情缘境发”诸说,都有感物说的影子。而在明清时期的情景论中,诸家论述情景交融的意境特征,也与陆机、刘勰的观念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