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感之会 :
常与近代文艺学的灵感相对应解释。语出西晋陆机《文赋》:“若夫应感之会,通塞之纪,来不可遏,去不可止。”说明了应感现象具有即时性、短暂性和不易把握的神秘性等特征。
《礼记·乐记》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诗大序》也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人的内在的情感、心理,多是受到外物的刺激和触动,才会出现兴发和变化。因此文学的创作活动,与应感过程相关。
陆机《文赋》云:“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凛凛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他接着说:“其始也,皆收视反听,耽思傍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其致也,情曈昽而弥鲜,物昭晢而互进,倾群言之沥液,漱六艺之芳润,浮天渊以安流,濯下泉而潜浸。”在受外物感发的开始阶段,文人将所观、所闻收纳于内心,激发起活跃的思维活动,通过联想和想象,将情感和思绪逐渐扩展到更为广阔的物象时空,在情思活动达到最高潮的时候,文人的情思变得越发明朗、鲜活,内在思绪中的各种物象也纷至沓来,在内心中变得越发明晰、透亮。与此同时,美妙的词句就会出现在文人的脑海中,精巧的技艺也能运用得恰到好处了。但是,这种情形的出现,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陆机说“来不可遏,去不可止”(《文赋》),刘勰说“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文心雕龙·神思》)。所以,陆机认为,“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创作之时需顺其自然,任其挥洒,成就此情文;“虽兹物之在我,非余力之所戮”(《文赋》),不可自作聪明,营构己意,破坏自然之文。
这种自然感发的应感过程,并非天性所为,自然而成,前期应有辛苦的学习积累和不断锤炼、打磨的过程。陆机《文赋》开篇即言:“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在创作前不仅要有“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的学习修养功夫,而且在创作后要有“选义按部,考辞就班”的熔裁推敲,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理扶质以立干,文垂条而结繁。信情貌之不差,故每变而在颜”,理和辞名实一体,情和文贯通一气。这些文论思想,在后来刘勰《文心雕龙》中《神思》《物色》等篇,得到了更为充分、全面的论述。
应感之会,是文学创作过程中一个特殊的情思现象。它不能概括整个文学创作活动,但是,无论何种文学创作,都不应离开或偏离这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