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言务去 :
指在进行文学创作时要立意新颖,务必去除陈词滥调。语出中唐古文运动领袖韩愈的《答李翊书》:“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韩愈批评齐梁陈隋时期的文学作品:“搜春摘花卉,沿袭伤剽盗。”(《荐士》)指出学习古人要“师其意,不师其辞”,“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则已,用则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树立不因循者是也”(《答刘正夫书》)。
韩愈弟子李翱继承韩愈理论并弘扬之,云:“创意造言,皆不相师。”(《答朱载言书》)他将创意与造言并举,认为只要立意深刻独到,不因袭模仿,就能写出义深、意远、理辩、气直、辞盛的好文章。
清代刘熙载认为:“韩文学不掩才,故虽‘约六经之旨而成文’,未尝不‘自我作古’。”(《艺概》)即韩愈虽博取众家之长,但敢于自我标举,不只是停留在述而不作。刘熙载对韩愈陈言务去的理解深入而精辟:“昌黎尚‘陈言务去’。所谓陈言者,非必剿袭古人之说以为己有也,只识见议论落于凡近,未能高出一头,深入一境,自‘结撰至思’者观之,皆陈言也。”即陈言务去不仅要求语言新奇,而且要见解独到、观念新颖。
清代方东树认为“去陈言,非止字句,先在去熟意”,主张学习古人而不役于古人,认为“不学古无以为则”,“有所法而后能”。他认为力避陈言有两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即“翻新妙用,化腐朽为神奇”,“摆落一切,冥心独造”(《昭昧詹言》)。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胡适提倡“务去滥调套语”(《文学改良刍议》)。
陈言务去说对中国古代文论及文学创作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