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之助 :
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若乃山林皋壤,实文思之奥府。……然屈平所以能洞监风骚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山林原野一类的自然景象是启发文思的宝库,而像屈原这样的大文学家之所以能够写出伟大的文学作品,正是得益于大自然的相助。刘勰提出这一主张,意味着他认为文学风格与特定的地域风物征候之间有直接的联系。
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刘勰从不同角度谈到客观景物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意义,可视为是对江山之助意义与作用的全面阐发。同时代的钟嵘,也在《诗品序》中强调了文学创作中的这一状况,明确提出客观景物对诗人的感召作用是诗歌产生的基础。他列举了诸多文学现象,都可看作是江山之助的具体体现。江山之助也代表了中国古人对诗歌及一切文艺创作风格形成原因所持的一种普遍看法。刘勰之后,历代文论、诗论、词论、曲论、乐论、画论等,都在各自的领域对这一命题加以具体阐释,使其在理论上不断深入、丰富和完善。
江山之助中的江山,既包括自然景物,也包括社会生活;之助则阐释了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同文学风格的关系。这一命题将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视作文学创作的源泉,揭示了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刘勰提出的江山之助论,起到了引导创作者面向社会现实、深入生活、反映生活的积极作用,对后世的文学创作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