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象说 :
语出唐殷璠《河岳英灵集》:“然挈瓶庸受之流,责古人不辨宫商徵羽,词句质素,耻相师范。于是攻异端,妄穿凿,理则不足,言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虽满箧笥,将何用之?”殷璠回顾了建安至盛唐时期诗歌发展的总体趋势,批评南朝至初唐时期的诗人及其作品。
与此相对,殷璠对具有兴象特质的作品表示赞赏,如评价陶翰诗说:“既多兴象,复备风骨,三百年以前,方可论其体裁。”评价孟浩然诗“众山遥对酒,孤屿共题诗”为“无论兴象,兼复故实”。殷璠所谓兴象指作品中由诗人的感兴而创造出来的形象,此种形象与缺乏真情实感的浮艳辞藻是相对立。
殷璠提出兴象概念,一方面是对盛唐诗歌审美特征新变的提炼,另一方面也是对感兴诗学传统的强调。兴象之“兴”虽然来源于比兴之“兴”,但侧重“感发兴起”之意,没有“托事于物”之意,这是殷璠经常以建安诗歌为参照评论唐诗的原因所在。
随着盛唐诗歌在后世被树立为新的诗歌典范,兴象概念在诗歌批评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晚唐诗人薛能《海棠诗序》谓:“蜀海棠有闻,而诗无闻。杜子美于斯,兴象靡出,没而有怀。”首开直接用兴象指代诗歌形象的做法。元代杨维桢《卫子刚诗录序》云:“其绝句如《消寒图》一首,音节兴象皆造盛唐有余地。”明代高棅《唐诗品汇总叙》论唐代诗歌云:“至于声律兴象,文词理致,各有品格高下之不同。”将兴象与声律对举,其意义与薛能的用法接近。
此后以兴象评诗在胡应麟、许学夷、纪昀、方东树等许多明清诗话中大量出现。从理论上看,兴象说的要义是在外物感发的情感支配下未经理性思考直接抒写融合了主体情感的事物的形象,其内涵与现代美学的直觉-表现说较为接近。另外,兴象有时也被理解为兴与象两个并列的概念,如明代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二十五评“月到上方诸品静,身持半偈万缘空”为“兴象俱佳,可称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