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

    《凤凰涅槃》 :

作者郭沫若。发表在1920年1月30、31日上海《时事新报》副刊“学灯”,收入1921年8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的剧曲诗歌集《女神》。

诗歌以凤凰涅槃的古老传说为题材,以凤凰譬喻新一代的青年知识分子,譬喻中华民族,通过对凤凰传说的改造与重新阐述,郑重宣告中华民族在“死灰中更生”的时代已经到来,集中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精神和乐观主义的战斗精神。全诗基调雄浑悲壮,表现了强烈的爱国激情和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凤凰涅槃》为诗剧,分为《序曲》《凤歌》《凰歌》《凤凰同歌》《群鸟歌》《凤凰更生歌》6章,诗前有小序。小序叙述了凤凰“集香木自焚,复从死灰中更生”的典故,浪漫主义气息扑面而来。

《序曲》写凤凰严酷的生存环境及其自焚的准备和决心。凤凰最后环顾着自己生存的这片土地:醴泉干涸、梧桐枯槁、大海浩茫、平原阴莽、冰天凛冽。这是凤凰对古国、对旧生活的哀恋之情,也显露了时代的先驱者们所因袭的重荷。在这萧瑟阴暗中,唯有凤凰自焚前的忙碌透出一丝亮色:凤啄香木、凰扇火星,香烟上腾、火光弥漫,凤凰“低昂、悲壮”地“起舞”“歌唱”,准备经受一次“死”而后生的严峻考验。凄凉中显出雄伟的景象,渲染了凤凰涅槃前的悲壮情绪和大无畏的精神,也是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暗示。

《凤歌》章,诗人如同屈原《天问》一般对宇宙和人生的奥秘提出了种种疑问,捶胸顿足地叩问天地、大海,追问关于宇宙与人类起源一类的本原问题。每一个大时代的开端都以重新构建价值体系为先声,都要一遍遍地思考宇宙的起源和人生的意义所在这些本原性命题。不同于屈原的无奈,诗人的叩问充溢着王者“目空一切”的气魄、打破一切旧套的勇气与决心。但是,天亦好,地亦好,海洋亦好,都没有给出答案。凤怀着强烈的愤恨,控诉着现实世界:我们生存的这个旧世界不过是屠场、囚牢、坟墓和地狱,“冷酷”“黑暗”与“腥秽”。诗人警示世人:“生在这样个阴秽的世界当中,就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表现出与这个世界决绝的信念。在《凤歌》中,诗人在一个更为广博的背景宇宙中讨论生活、时代的问题,从宏观上、整体上揭露和诅咒旧世界,言辞愤慨,感情强烈,犹如惊涛拍岸,造成了地动山摇的气势。这正是中国人民在五四运动中,冲破历史闸门,掀起反帝反封建怒潮的回声,也多少表露了诗人内心一种探求真理而不可得的苦闷。

《凰歌》章,凰的悲诉则是细腻、幽怨、真切的,以勇敢深入的自我解剖,控诉了旧世界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不幸,剖析了更生所面临的巨大困难以及先行者面对强大黑暗的孤寂和悲怆。凰以“孤舟”自喻,衍生出一系列意象:没有方向的、破烂不堪的疲倦小舟,在哪里寻找安宿?这种无所安宿的飘渺感凸显了五四先驱者们的自我定位。然后诗人缅怀了中华民族曾经的“新鲜”“甘美”“光华”和“欢爱”,但五百年来“洗不净的污浊”和“荡不去的羞辱”吹灭了,留下的只有悲哀、烦恼、寂寥、衰败。无论是凤粗犷雄壮的诅咒还是凰无奈悲伤的幽怨,凤与凰对现实世界都是无所留恋的。诗人将一切旧传统、旧束缚以及自身内一切因袭的影响诅咒为“环绕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贯串着我们活动着的死尸”:烧毁旧世界、旧我,创造新世界、新我,已经刻不容缓。在《凤凰同歌》章,他们高喊着“时期已到了。死期已到了”,他们必须也只能勇敢就焚,求得新生。

《群鸟歌》中,诗人用“从天外飞来观葬”的群鸟衬托出凤凰浴火重生之精神和价值。诗人以群鸟各自的生物特性比拟不同的人格:鹦鹉学舌的雄辩家、目空一切的自大者、苟且偷生的市侩、安于现状的保守者等,既道出“群鸟”各自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勾勒了“群鸟”共同的卑怯、幸灾乐祸的心理特征。群鸟与凤凰相对,凤凰如同鲁迅笔下的孤独者,而群鸟则是庸众的象征,是五四以来依附于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军阀、政客、官僚、无耻文人、驯民和看客的象征。而“群鸟”对凤凰的嘲笑,最终变成可笑的自嘲:庄严与无耻,高尚与卑微,美与丑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段凤凰将死未生之际的小插曲,使矛盾冲突具体化,凸现了先驱者的寂寞与孤独。

《凤凰更生歌》是全诗的高潮,是一曲光明的颂歌。首先以“鸡鸣”预告宇宙和光明的“更生”。新生的世界生机盎然、万象更新;新生的“凤凰”尽情地“翱翔”“欢唱”,诗人用五节诗句排比重叠,回环反复,来宣泄无法压抑的喜悦和按耐不住的欢欣。“一切的一,更生了。/一的一切,更生了。”这里,“一切的一”是指众生推至个人,“一的一切”是指个人遍及众生,即凤凰与众生融为一体,我和你、和他都融为一体,统统更生了。诗人饱含激情地赞扬了凤凰浴火重生之后世界的美丽与和谐。全诗在一派和谐和精彩的景象中,在凤凰热烈而欢快的翱翔和歌唱的喜剧氛围中结束。

诗歌创作于1920年,《凤凰涅槃》可以说集中体现了五四时代狂飙的突进精神,即彻底地、毫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精神。诗歌凸显五四时代特有的否定精神,既有对陈旧黑暗社会的否定,也有对现实中民众麻木情绪的强烈否定。而诗人对社会改造的勇气和决心,对新的理想社会表现了热烈的追求和对新生活的积极创造精神,反映了他对祖国的眷恋、对中华民族新生的强烈渴望。而诗歌对富有叛逆精神的自我形象的歌颂,以“一的一切”、“一切的一”的“泛神论”思想来表现与万物相结合的自我力量,体现了五四时代个性解放的鲜明要求。借助于《凤凰涅槃》,郭沫若为“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找到了喷火口,狂放的激情、奔放的想象、纵横捭阖的气势喷涌而出。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凰涅槃》是历史青春期的颂歌,它反映了五四这一青春时代,也只属于这个时代。

《凤凰涅槃》是中国新诗史上第一首杰出的浪漫主义抒情长诗,诗人以新奇大胆的想象、瑰丽绚烂的色彩、夸张的形象和语言,营造出博大、激扬的浪漫主义诗境。中西文化中的凤凰神话传说经过诗人的融合再造,构成了一个统一的美好象征,强化了诗歌英雄主义基调和浪漫传奇色彩。诗句犹如奔腾咆哮的江水,高昂而激荡,诗歌大胆采用设问、排比、反复、重奏的手法,将诗情表达得淋漓酣畅。诗人充分吸取了中外文学之艺术养分,将惠特曼诗歌的雄放,海涅诗歌的柔婉,庄子散文的奇谲恣肆,屈原骚体的回环激荡等融汇创造,为新诗开拓了一条雄奇豪放的美学之路。在诗歌形式上,诗人主张“绝对自由”,诗歌长达200多行,全诗富有很强的音乐性和舞蹈性,句法活泼多变,随着诗歌情绪和气氛而消涨,顿挫有力,激扬奔放,不拘一格,对自由体新诗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凤凰涅槃》郭沫若

为您推荐

《蕙的风》

《蕙的风》 : 作者汪静之。1922年8月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诗集分为4辑,收入《蕙的风》《过伊家门外》《一对恋人》等诗100首(组)。书前有朱自清序、胡适序、刘延陵序及著者自序。中国传统文学向来极少描..

《红纱灯》

《红纱灯》 : 作者冯乃超。1928年4月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出版,为“创造丛书”第20种。诗集分为《哀唱集》《幻窗》《好像》《死底摇篮》《红纱灯》《凋残的蔷薇》《古瓶集》《礼拜日》8辑,收入《我愿你看..

《复活的土地》

《复活的土地》 : 作者杭约赫。1949年3月上海森林出版社出版。长诗分为3章:《舵手》《饕餮的海》《醒来的时候》,前有《序诗》。在《序诗》中,诗人宣布“我们”已不再耽于理想的梦幻,将奋戈而起,投身于“..

《火烧的城》

《黎明的通知》

《黎明的通知》 : 作者艾青。1943年5月文化供应社在桂林初版。1948年8月又在上海出版新1版,为《文学创作丛刊》之七。1949年6月出版新2版。收入《黎明的通知》《愿春天早点来》《高粱》《哀巴黎》等诗..

兴寄

兴寄 : 首见于东晋僧肇《答刘遗民书》,僧肇称赞刘遗民《念佛三昧咏》:“此作兴寄既高,辞致清婉,能文之士率称其美,可谓游涉圣门,扣玄关之唱也。”意即刘遗民能够以清新的文辞就眼前的事物表达高远的思想。..

《赶车传》

《赶车传》 : 作者田间。1949年5月新华书店在北平出版,为“中国人民文艺丛书”之一。1943年田间在盂平县委宣传部担任实际工作,领导群众进行对敌斗争和减租减息等各种斗争。据此经验田间写出长诗《赶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