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三大家

    岭南三大家 :

广东旧属岭南道,故有此称。康熙三十一年(1692)王隼编成《岭南三大家诗选》,隐然有抗衡“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之意。此前列岭南著名诗家,三人虽有并举,但“岭南三大家”作为一个固定且具有特定意义的专称却始于此时。三人年齿相近,居里相邻,关系密切,数十年共主岭南诗坛,当时最享盛名。

三人生平遭际、出处选择有同有异。屈大均少年时代就学于陈恭尹之父陈邦彦,屈大均、陈恭尹二人有同窗之谊。梁佩兰虽未师从陈邦彦,却自称是其私淑弟子。屈大均18岁从师起兵抗清,奔走天下20年,多次谢绝举荐,不仕清廷;陈恭尹覆巢孑遗,国恨家仇集于一身,南渡大海,北至太行,往返于两江,寻机抗清,晚年虽“降志辱身”,交接官员,却以遗民终老。梁佩兰志于科名,屡应会试,终成进士,得授翰林。屈大均、陈恭尹早年奔走四方,其后僻处岭南;梁佩兰屡上公车,虽授翰林,却长住广州,得与屈大均、陈恭尹共主坛坫。

诗风及诗学宗尚亦有异同。屈大均诗宗屈骚,兼尚李杜,诗风雄肆仙超;陈恭尹主张诗写性情,无关唐、宋,诗风雄郁苍凉;梁佩兰诗前期风格雄健,意概恢宏,受时风影响,后期诗作静照敛彩,以神韵取胜。整体观照,三家诗风亦有相通之处。清代中叶洪亮吉云:“尚得古贤雄直气,岭南犹似胜江南。”清代末年沈汝瑾云:“珠光剑气英雄泪,江左应惭配岭南。”二人虽为比较“江左三大家”与“岭南三大家”的不同,却也道出了“岭南三大家”的共同风貌。综观前哲时贤的论述,“岭南三大家”诗的“雄直”特色,几是公论。

“岭南三大家”的总体成就和影响虽不及“江左三大家”,但其声誉已跨越岭南,遍及海内。“江左三大家”领袖文坛于前,“岭南三大家”驰誉天下于后,二者前后相继,相互辉映。梁佩兰以落第举子主诗社于京师;陈恭尹一介布衣,称大家于当世;屈大均在文坛上独树一帜,吴越两地学屈者有“翁山派”之称。“岭南三大家”代表了岭南文学的最高成就。

陈恭尹画像

梁佩兰画像

屈大均画像

为您推荐

《蛰园五种曲》

《蛰园五种曲》 : 徐家礼著。今存管山亭长伟子抄本1册,浙江图书馆藏。《双莲瓣》《赛秦坑》《闺塾议》的题材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双莲瓣》仅《忏窅》1折,叙南海龙女偶见师兄鹦哥私采龙宫莲花,兴念欲..

《八月的乡村》

《八月的乡村》 : 作者萧军。创作于1933年至1934年之间。1935年8月,《八月的乡村》与萧红的《生死场》、叶紫的《丰收》,一同被鲁迅编入“奴隶丛书”,由容光书局发行,并且由鲁迅分别作序。抗战胜利后,由作..

沈德潜

沈德潜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22岁起参加乡试,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宏词科,直至乾隆四年始中进士。由翰林院庶吉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77岁辞官归里,年至98岁而终。沈德潜画像沈德潜幼时随祖父沈钦圻..

卢元

汪端

汪端 :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于书香之家,7岁能诗。未及成年而父母先后去世,受抚于姨母梁德绳。18岁与陈文述之子陈裴之结婚。陈裴之亦有文才,夫妇拈韵分笺,互为商榷。中年守寡,儿子又得痼疾,开始接触道藏释..

《招隐居》

《招隐居》 : 钟祖芬著。共16出。有清光绪二十年(1894)四川綦邑吴氏刊本。卷首有涪邑李卿五《叙》及作者《自序》,末附杂曲《火坑莲》1卷。扉页署光绪二十年定稿。阿英《晚清戏曲录》著录,出目与曲文中个..

《八骏图》

《八骏图》 : 作者沈从文。发表于1935年上海《文学》杂志第5卷第2期,是沈从文都市讽刺题材小说的代表作。“八骏”在小说中指的是专攻于文学、哲学、生物学、历史学等不同学科的8位教授。作者呈现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