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盛孝章书》 :
东汉孔融撰。原文见于《三国志·孙韶传》注引《会稽典录》,又见《文选》卷四十一。孔融因盛孝章为孙策所忌,担忧其被害,因此修书劝曹操营救。
开篇孔融先劝曹操以“友道”,以“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打动曹操,然后说盛孝章在东吴的困境,如果曹操不伸出援手的话,他将会与齐桓公一样蒙不救之羞耻。孔融认为,援救盛孝章对于现在的曹操来说就是举手之劳,他敦促曹操“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即可救盛孝章于水火。接着他再晓以“进贤”之大义:“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县而王不解,临难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孔融极力说明拯救盛孝章之利,在于能招引天下贤士接踵而至。曹操在建安时期(196~220)曾三下求贤令,他在《短歌行》中也一再申明自己“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孔融此书可谓切中要害。最后他以“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期义”结束,表现自己对于曹操期望之高。
本文语言的骈俪倾向较为明显,表现了汉末文章向骈俪化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孔融本人又有自己的特点,即在整饬的句式中时时穿插一些散行的单句以及虚词助字,使整饬中又有错落,于是就形成了他文章中的“气”。“溢气坌涌”在语言上的表现就在于此。明人孙矿评云:“纵笔无结构,然雄迈之气,亦自不伦。”(《文选集评》卷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