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 :
东晋王羲之撰。原文见于帖本、《艺文类聚》《法书要录》与《晋书·王羲之传》,标题也不完全相同,流传最广的是《晋书·王羲之传》引录的版本。此前刘孝标在《世说新语·企羡》注中引用此序,称之为《临河叙》。大约王羲之撰写这篇序言时没有标题,标题为后人添加。晋穆帝永和九年(353),王羲之曾和一些士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集会宴饮作诗,众人所作诗歌编为《兰亭集诗》,他自己作了一篇序即《兰亭集序》。
序文前部写山水春色:风光优美,人物繁盛,文章笔致优雅,节奏铿锵,令读者随之游目骋怀,“信可乐也”。其后则感慨系之:先述人生万殊,修短随化,而终归于尽,令人思之感慨,难以释怀;然后说“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否定老庄道家生死观念;最后表示盛会难得,还应赋诗兴怀,录以纪念。文章表现王羲之的特有性格:心胸开阔,情绪乐观,顺应造化运转大势,享受人生无限乐趣。
从这篇序言看,王羲之将儒家和道家两种思想作了带有他个人特色的结合。王羲之反对庄子“视死如归”的思想,但提倡对生活的审美态度:“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乃是欣赏当前现实之景物,慨叹人生之无常,与老庄之逃避现实和虚无主义思想全异其趣。其文或骈或散,散则错落有致,骈则整齐优美,骈散兼行,并得其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