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马》

    《老马》 :

作者臧克家。初刊不详,收入臧克家诗集《烙印》(1933)。

臧克家作为一个从乡村走出来的诗人,在精神上与农民结为一体,以农民的心态,扎实而真诚地描绘下层农民残酷的生存现实,表现农民的苦难和悲哀,因此,臧克家被文学史家称作“农民诗人”。《老马》是臧克家诗集《烙印》中流传广泛、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集中体现了臧克家20世纪30年代新诗创作的成就和特色。

马是北方农民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诗人没有详细描写老马衰弱病残的外形,而是着重写它的命运、感受和心境。诗歌借用中国旧体词分上下阕,并运用上实下虚的传统手法。这匹被压迫被损害的“马”,是一匹麻木的马,隐忍的马。当压迫者猛往他身上加载以至“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他只是麻木地把头“垂下”;当压迫者猛抽一鞭时,他只是无奈地“望望前面”,默默地承受着不可知的命运。尽管臧克家曾经解释,他并没有存心用老马来象征中国农民的命运,但是文学史家历来认为,诗人描绘的“老马”形象是旧中国农民的传神写照。老马默默承受苦难的形象也酷似旧中国农民的性格,吃苦耐劳、沉默寡言、逆来顺受、坚韧不拔。而诗人以苦难来摹写中国农民的生命意志,来表现中国人顽强的生命力和面对苦难时表露出来的中华民族传统的韧性。这种韧性正是《老马》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主义”。这种民族韧性的渗入,同时也暗含着人类的存在本质和意义,这些使得《烙印》具备了更多的现实意义和丰富的现代内涵。

从诗体角度看,《老马》是一首现代格律诗,句式整齐、音节鲜明、语言洗练。《老马》写于1932年4月,其时臧克家正就读于青岛大学,并追随以现代格律诗理论和创作而闻名的闻一多学习诗歌创作。作为学生的臧克家受到了闻一多的深刻影响,《老马》可以说是臧克家对闻一多现代格律诗理论的忠实实践。

《老马》臧克家

为您推荐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 语出白居易《与元九书》:“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他认为《诗》之所以居于六经之首,在于圣人以其感人心而能致天下和平。对于情、言、声、义的认识是白居易认识诗歌性质和功能的..

言意之辨

言意之辨 : 魏晋时期对语言能否完全表达意义各家所持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有哲学层面荀粲的言不尽意论,欧阳建的言尽意论和王弼的寻言观意、得意忘言论,及其影响到的古代文论领域晋代陆机的“课虚..

为时为事而作

为时为事而作 : 语出白居易《与元九书》:“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为时、为事的实质是强调诗人应充分发挥诗歌的讽喻功能,以诗为现实之镜鉴,反映民生疾苦,针砭时弊,力挽诗道之衰颓、社会之衰败,..

踵事增华

《羸疾者的爱》

《羸疾者的爱》 : 作者白吐凤。1925年4月上海中华书局出版,全名为《白采的诗——羸疾者的爱》。长诗《羸疾者的爱》,约700余行,6千多字,分为4章,以主人公与老村长、母亲、朋友和少女的4段对话结构篇章,叙述..

作用

作用 : 泛指诗人在创作中展开的艺术构思活动。皎然对这个概念的表达非常简洁,又涉佛理,运用十分微妙。他推崇“直于情性,尚于作用”(《诗式·文章宗旨》)的作诗宗旨,认为符合这一宗旨的典范是南朝诗人谢灵..

宗经

宗经 : 《文心雕龙》篇名,指出写作须向经典著作学习。与《原道》篇、《征圣》篇、《正纬》篇和《辨骚》篇统称为“文之枢纽”。宗经的思想最早由荀子提出,《劝学》一方面强调学习经典的重要性,“学恶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