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湘东王书》

    《与湘东王书》 :

南朝梁萧纲撰。原文见于《梁书·庾肩吾传》,又略见《艺文类聚》卷七十七,严可均收入《全梁文》卷十一。题目又作《与湘东王论文书》,王志坚《四六法海》题中有“论文”二字,李兆洛《骈体文钞》与彭兆荪《南北朝文钞》并从之。湘东王是萧纲之弟萧绎。此书大致作于中大通三年(531)之后不久,主要针对裴子野《雕虫论》而发。《雕虫论》有厚古薄今的思想,提出恢复《诗》《骚》之体,批评当今文章不重教化:“爰及江左,称彼颜、谢,箴绣鞶帨,无取庙堂。”(《全梁文》卷五十三)《与湘东王书》先是批评了京师文体“懦钝殊常”,接着说:“玄冬修夜,思所不得,既殊比兴,正背风、骚。……历方古之才人,远则杨、马、曹、王,近则潘、陆、颜、谢,而观其遣辞用心,了不相似。若以今文为是,则古文为非;若昔贤可称,则今体宜弃,俱为盍各,则未之敢许。”(《全梁文》卷十一)萧纲这封信对裴子野的论点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虽不指名,但每一句都是有为而发。裴子野意在治疗当时文学创作中的弊病,即不注意文学的社会功能而专务形式的追求,然而他所开的药方却是一张过时的古方,要求作者回到“彰君子之志,劝美惩恶”的儒家老路上去,甚至连“吟咏情性”也在禁忌之列。萧纲正面肯定诗歌不同于儒家经典,而是应该言情,“吟咏情性,反拟《内则》之篇”几句辩难驳论,和《文赋》以来诗歌“缘情”功能的肯定正相一致。

文中涉及的另一问题是区别文笔,从文、笔两方面树立典范:“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张士简之赋,周升逸之辩,亦成佳手,难可复遇。”萧纲也不提倡过于注重文学形式,但他能以文学发展的眼光审视当代文坛,并对新出的佳作表达由衷的赞赏。

最后他褒扬萧绎:“文章未坠,必有英绝领袖之者,非弟而谁?每欲论之,无可与语,思吾子建,一共商榷,辨兹清浊,使如泾渭,论兹月旦,类彼汝南。”可见他对萧绎寄托了很高的期望。萧纲此信所持的文学主张是想使文学创作能有更多的自由与独创,摆脱儒家礼教的拘束。他这种要求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使一些不良倾向有所滋长,但更重要的是使文学创作得以免去一些拘束,更好地体现作者的某些真情实感,拓展了文学的描写领域,其作用基本上是积极的。


为您推荐

《陶渊明集序》

《陶渊明集序》 : 南朝梁萧统撰。原文见于萧统所编《陶渊明集》,严可均收入《全梁文》卷二十。萧统是南朝较早认识到陶渊明诗文“独超众类”的评论家,此文是他为《陶渊明集》所作之序,是他阐释陶渊明思..

沈从文

沈从文 : 苗族。湖南凤凰(今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卒于北京。1918年从家乡小学毕业后,即随当地部队在沅水流域各县生活,曾在湖南地方军队任职。1923年到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并开始写作。1924年,处女..

《文选序》

《文选序》 : 南朝梁萧统撰。原文见于《文选》卷首。此文是萧统为《文选》所作之序,表达了萧统的文学思想。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式观元始”到“难可详悉”,阐述文的起源,远古茹毛饮血,结绳..

戏剧改良运动

端木蕻良

端木蕻良 : 辽宁昌图人。卒于北京。1928~1931年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曾组织新人社,出版文艺刊物《新人》,并于该刊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水生》。1932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参加北平左翼作家联盟并开始创作..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 南朝齐王融撰。原文见于《文选》卷四十六。据《南齐书·王融传》载,永明九年(491)三月,齐武帝在芳林园禊宴群臣,命王融作《曲水诗序》,以文藻富丽,为当时所称,而且名扬北魏。永明十一..

苏区文艺运动

苏区文艺运动 :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1937年7月),中国共产党以武力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在中国建立了15块革命根据地,并在根据地内成立了苏维埃政权,这些成立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根据地区域被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