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之美 :
指持中、融通的美学状态。中,指适中、居中;和,指融合、平和。中和是一种理想的文化状态。由于中和的多重文化属性,中和之美也具有了浓厚的政治、道德意识,中和之美显示了儒家价值形态在美学上的诉求。
在先秦,《左传》《国语》以及孔孟老庄等人的著述都有关于和、中以及中和的讨论。《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论述了音乐之美的标准,并将中和之美与君子修为、德行养成联系起来:“和如羹也,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国语·周语》以乐喻政,云:“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荀子·劝学》强调乐教的中和之美标准,称“《乐》之中和也”。
唐宋以后,直至明清,中和开始向书法、绘画方面发展,中和之美成为普遍的审美艺术原则。白居易《记画》中载,“张氏子得天地之和……中与神会……”。《欧阳文忠公文集·鉴画》提出了“闲和严静”。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法书》认为:“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
但是,中和之美在后世的发展中,还是作为音乐艺术的判断标准居多,并将其与天地之性、气感文化联系起来。《庄子·天运》云:“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嵇康《声无哀乐论》也多处谈“和”。二程将气、神、德和文章联系贯通,在《二程全书·遗书》中引申《乐记·乐象篇》“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伪也”,说:“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何也?和顺积于中,英华发于外也。故言则成文,动则成章。”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说为文、为乐以及为政要先养和气。
作为文化理论,中和具有多向譬类的特点。如《礼记·中庸》中谈到的中和,是由音乐理论而譬类宇宙观的最高理想,由音乐的中和之美譬类天地中和之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已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再如《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也是作为普遍原则谈中和,为治政提供一种具有中和之美的理念。《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则体现了儒家中和之美的理想,它既是关乎诗的,更是关乎德行理想的。
中和在医学、饮食、气感文化方面也有一些讨论,如《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中声以降……乃忘平和,君子弗德也。”又说:“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体现了泛道德化的特点。无论医学、饮食,还是气的升腾流转都与道德礼制有关。在关于中和的文化讨论中,艺术、医学、政治、道德环环相应、彼此生发,由音乐艺术中和之美而譬类政治秩序的中正平和,由天地中和正气而譬类人间生活的各个领域亦应如此,其共同构成了古代的中和文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