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之美

    中和之美 :

指持中、融通的美学状态。中,指适中、居中;和,指融合、平和。中和是一种理想的文化状态。由于中和的多重文化属性,中和之美也具有了浓厚的政治、道德意识,中和之美显示了儒家价值形态在美学上的诉求。

在先秦,《左传》《国语》以及孔孟老庄等人的著述都有关于和、中以及中和的讨论。《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论述了音乐之美的标准,并将中和之美与君子修为、德行养成联系起来:“和如羹也,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燀之以薪。……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国语·周语》以乐喻政,云:“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荀子·劝学》强调乐教的中和之美标准,称“《乐》之中和也”。

唐宋以后,直至明清,中和开始向书法、绘画方面发展,中和之美成为普遍的审美艺术原则。白居易《记画》中载,“张氏子得天地之和……中与神会……”。《欧阳文忠公文集·鉴画》提出了“闲和严静”。明代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评法书》认为:“书法虽贵藏锋,然不得以模糊为藏锋……盖以劲利取势,以虚和取韵。”

但是,中和之美在后世的发展中,还是作为音乐艺术的判断标准居多,并将其与天地之性、气感文化联系起来。《庄子·天运》云:“一清一浊,阴阳调和,流光其声。……吾又奏之以阴阳之和,烛之以日月之明。”嵇康《声无哀乐论》也多处谈“和”。二程将气、神、德和文章联系贯通,在《二程全书·遗书》中引申《乐记·乐象篇》“是故情深而文明,气盛而化神,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唯乐不可伪也”,说:“孔子曰:‘有德者必有言。’何也?和顺积于中,英华发于外也。故言则成文,动则成章。”王阳明在《传习录》中也说为文、为乐以及为政要先养和气。

作为文化理论,中和具有多向譬类的特点。如《礼记·中庸》中谈到的中和,是由音乐理论而譬类宇宙观的最高理想,由音乐的中和之美譬类天地中和之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已上升到了哲学高度。再如《国语·郑语》:“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也是作为普遍原则谈中和,为治政提供一种具有中和之美的理念。《论语·八佾》:“《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则体现了儒家中和之美的理想,它既是关乎诗的,更是关乎德行理想的。

中和在医学、饮食、气感文化方面也有一些讨论,如《左传·昭公元年》:“晋侯求医于秦。……中声以降……乃忘平和,君子弗德也。”又说:“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体现了泛道德化的特点。无论医学、饮食,还是气的升腾流转都与道德礼制有关。在关于中和的文化讨论中,艺术、医学、政治、道德环环相应、彼此生发,由音乐艺术中和之美而譬类政治秩序的中正平和,由天地中和正气而譬类人间生活的各个领域亦应如此,其共同构成了古代的中和文化理论。

为您推荐

李节

李节 : 泾州(今甘肃泾川县)人。承安二年(1197)进士。历任威戎县令、扶风县令、岐山县令、王府司马、右拾遗、翰林修撰、近侍局副使等职。正大(1224~1231)末年,曾随金哀帝赴归德(今河南商丘)。天兴二年(1233)六月,..

街头诗运动

街头诗运动 : 抗战时期的街头诗也被称为传单诗、墙头诗、岩头诗等,一般张贴在街头墙壁和路旁岩石上,也会印成传单散发。特殊的战争环境和国内形势使人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创作出具有宣传、鼓动作用的短诗..

李经

李经 : 锦州(今属辽宁)人。少有异才,李纯甫一见其诗即称赞道,“真今世太白也”(《归潜志》卷二),“自李贺死二百年无此作矣”(《赵秉文集》卷十九《答李天英书》)。由是李经名声大振。泰和六年(1206)赴京应试,不..

《酒德颂》

郑卫之音

郑卫之音 : “郑卫之音”在《诗经》中合为31篇,约占《诗经·国风》的五分之一。从形式来说,各国风诗,多是短小歌谣,而郑风、卫风中却有一些大段的分节歌,其音乐结构已发生变化;从内容上看,“郑卫之音”多表..

李天翼

李天翼 : 固安(今属河北)人。贞祐三年(1215)进士。历荥阳、长社、开封三县令,所在之处皆有治声。后迁右警巡使。金亡后,侨寓聊城,生活落魄贫困。蒙古太宗七年(1235)三月,被辟为济南漕司从事。蒙古太宗十年前后,..

高士谈

高士谈 : 祖籍蒙城(今属安徽)。北宋名将高琼之后。北宋宣和(1119~1125)末为忻州户曹,降金后历仕绛州同知、翰林待制、翰林直学士、太常卿等职。皇统六年(1146)六月初七,因宇文虚中案牵连被害。子高公振,字特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