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

    翁同龢 :
清代末年,是多事之秋,内忧外患,清王朝已是风雨飘摇。主战主和,维新保皇,各种人物都纷纷登场,书写着这一段饱含屈辱的历史,也书写着自己的荣辱人生。翁同龢无疑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他的一生,笼罩着许多光环,也饱受过极大痛苦。二十多岁状元及第,历任显官,两入军机,总理各国事务。他又是同治和光绪两朝帝师,可谓尊荣无比。但晚年被慈禧太后削职为民,永不叙用,交地方官严加管束,在忧愤中逝世。在晚清官吏中,他算是一个正直爱国之人。任刑部尚书时,平反了著名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 ; 中法战争时,支持刘永福黑旗军保卫疆土; 甲午战争时,力主抵御外侮; 戊戌变法,举荐康有为,支持变法。这些,都足以使他成为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了。他还是清末最著名的书法家之一,与翁方纲并称“二翁”,但其成就远在翁方纲之上。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我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政治家。清咸丰六年(1856)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先后为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历官刑、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大臣等。戊戌政变失败,罢官归里。卒后追谥文恭。他是清末最重要的书法家之一,书法遒劲,天骨开张。幼学欧、褚,中年致力于颜真卿,更出入苏、米。晚年沉浸汉隶,为同、光书家第一。《清史稿·翁同龢传》称赞他的书法“自成一家,尤为世所宗” 。清徐珂《清稗类钞》说: “叔平相国书法不拘一格,为乾、嘉以后一人。说者谓相国生平虽瓣香覃溪(翁方纲)、南园(钱沣),然晚年造诣实远出覃溪、南园之上。论国朝书家,刘石庵(刘墉)外,当无其匹,非过论也。光绪戊戌以后,静居禅悦,无意求工,而超逸更甚。”清杨守敬《学书迩言》说: “松禅学颜平原(颜真卿),老苍之至,无一稚笔。同治、光绪间推为第一,洵不诬也。”他的书法,以楷、行为最,晚年偶作隶书,也厚重不俗。
他的传世书迹很多,今不一一列举。

为您推荐

翁方纲

翁方纲 : 这又是一个长寿书家,活了八十多岁,而且至老不仅身体强健,眼睛还好得很,七十多岁还能不用眼镜,在灯下写蝇头小楷。他有一个习惯,每年的元旦,都要在西瓜仁上写四个楷字。五十岁后写“万寿无..

赵之谦

赵之谦 : 赵之谦又是一个成就极大而颇有争议的书家。晚清书坛,力学北碑,革新最大胆、最成功的非赵之谦莫属。他和何绍基一样,也是学颜入手,然后参以北碑,形成一种新的风格。所不同的是,何绍基是魏..

王文治

王文治 : 清乾隆朝,刘墉与王文治书齐名。刘墉喜用浓墨,胜在气势; 王文治喜用淡墨,胜在风神。刘墉曾为体仁阁大学士,相当于前代宰辅;王文治为乾隆二十五年(1760)探花,当时就有“浓墨宰相” “淡墨探..

张裕钊

刘墉

刘墉 : 戈仙舟学士,是刘墉的学生,又是另一位著名书法家翁方纲的女婿。有一次,他把刘墉的字拿给翁方纲看,翁方纲很不以为然地说:“回去问你老师,哪一笔是古人的。” 戈仙舟把话告诉了刘墉,刘墉说:..

张瑞图

张瑞图 : 在福建晋江青阳下行村,有一个小孩,因为家贫,晚上供不起灯火,每天晚上,他就到村边的一个小小的庵堂白毫庵,在佛座前昏暗的长明灯前苦读。多年的刻苦用功没有白费,他终于在万历三十五年(157..

杨沂孙

杨沂孙 : 篆书在清代复兴,名家辈出,风格各异。杨沂孙的篆书,可以算是独树一帜的。他的名气很大,留下的生平资料却很少,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他篆书艺术的欣赏和学习。 杨沂孙(1812-1881),字子舆,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