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的谜语 : 猜谜是一项健康有益而又饶有趣味的文化娱乐活动,千百年来,一直受到我国和世界人民群众的喜爱,直到今天,它仍然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高尚娱乐形式,被广泛应用于生活、教育、庆典等活动中。
在我国,谜语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早在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谜语就已经出现,它产生的历史,应该还可以追溯得更早。
现在一般认为,最早的谜语是《吴越春秋》上那首《弹歌》和《周易·归妹·上六》的爻辞。
我们先来看一看《弹歌》:
断竹,续竹,飞土,逐肉。
用简短的八个字,把砍伐竹子,制作弹弓,然后猎取鸟兽的过程非常生动形象地描述出来了。
我们再看一看《周易·归妹·上六》的爻辞:
女承筐,无实;士到羊,无血。
为什么“女承筐”,拿着筐去盛东西,又会“无实”呢? 因为她盛的是剪下来的羊毛,很轻,就像没有东西一样。为什么“土到羊”,又没有血流出来呢?原来这位牧人是在剪羊毛。
可以说,这两条资料都已经具备了谜语的一些因素,比如不直接描述,而是“回互其辞”(《文心雕龙·谐隐》),即含糊其辞,让人不易一下子猜着。但是,它们又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谜语,因为它们都缺少谜语必备的一个重要因素。谜语虽然隐晦其词,但一定是要让人猜出结果的,也就是说,它一定要有一个“谜底”。而《弹歌》和《周易·归妹·上六》爻辞显然没有这个要求,它们只是在对两种劳动生产的情况作客观描述,所以,有人称它们是谜语的“胚胎”。
如果要寻找这个“胚胎”,我们完全可以把时间追溯得更早。
我国文字的产生,大概是在夏、商时期,从现在可以见到的最早文字甲骨文看,已经具备了后人称之为“六书”的六种基本方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指事和会意都具有“谜”的性质,尤其是会意字。
比如“采”字,篆书作“”,上面是个“爪”,也就是手,下面是个“木”。把手放在木上干什么呢? 当然是采摘果实。
再比如“灾”字,篆书作“”。上面的“宀”,是房屋的意思。房子里都是火,当然就是“灾”了。
再比如“莫(暮)”,篆书作“”,太阳已经落到草中间了,当然就是“莫(暮)”了(“莫”是“暮”的本字,“暮”是后起字)。
再比如“牧”字,篆书作“”,前面是一头牛,后面是一只拿着棍子的手,当然就是放牧的意思了。
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当然,这不是谜语,仍然只能算是谜语的“胚胎”。
有文字记载的谜语,大概出现在周代。春秋战国时期,谜语被称作“廋(sou,音搜,隐藏)词”或“隐语”,就是把真实的意思(谜底)隐藏起来,让人去猜。在《国语·晋语五》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范文子莫(暮)退朝。武子曰:“何莫也?”对曰:“客廋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吾知三焉。”武子怒曰:“大夫非不能也,让父兄也。”……击之以杖,折委笄。
有一天,晋国范武子的儿子范文子很晚才退朝回家,范武子就问他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范文子很得意地说:“今天有秦国来的客人,在朝廷上出廋辞让大家猜,那些大夫都猜不出来,而我猜中了三条。”范武子觉得儿子太不谦虚,就责备他说:“那些大夫不是猜不出来,而是互相谦让,你去出什么风头!”范武子越说越生气,就用拐杖去打范文子的头,把他头上的簪子都打断了。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故事,可惜的是“秦客廋辞”的具体内容没有被记载下来。
《左传》宣公十二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冬,楚子伐萧……还无社与司马卯言,号申叔展。叔展曰:“有麦鞠乎?”曰:“无。”“有山鞠穷乎?”曰:“无。”“河鱼腹疾奈何?”曰:“目于眢井而拯之。”“若为茅绖,哭井则已。”
明日,萧溃。申叔视其井,则茅经存焉,号而出之。
公元前597年,楚国发兵攻打萧国。楚国是大国,萧国是小国,萧国必败无疑。萧国的大夫还无社向朋友申叔展求救,他请司马卯把申叔展叫到城下。但是两军对垒中,申叔展不敢明言,众目睽睽之下,既要让还无社听懂,又不能让旁人明白,他只好用隐语对还无社说。“麦鞠”是用麦子做的酒曲;“山鞠穷”即“山芎穷”,是一种药材,这两种东西都有御寒防潮的作用,意思是叫还无社躲进泥水中,可以得救。但是还无社没有听懂,所以回答说没有。申叔展只好再用“河鱼腹疾奈何”隐言如果像河里的鱼一样久在水中,没有防潮御寒之药,就会因受凉而得病。这一下还无社才听懂了,他对申叔展说,他准备躲进一口枯井中。申叔展又叫他在井边放上用茅草编织的带子作记号,听到有人在井边哭再出来。第二天,萧国果然被攻破了,申叔展找到那口有茅草带子的枯井,把还无社救了出来。
黎孟德 插图
这是一则很有名的隐语故事。
《左传》哀公十三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吴申叔仪乞粮于公孙有山氏曰:“佩玉蕊兮,余无所系之;旨酒一盛兮,余与褐之父睨之。”对曰:“粱则无矣,粗则有之。若登首山以呼曰:‘庚癸乎? ’则诺。”
公元前482年,吴国大夫申叔仪因为吴王不体恤臣下,所以向鲁国大夫公孙有山求借粮食。因为他们是老朋友,所以公孙有山答应借给他。但是,公孙有山在军队中服役,按规定是不准把军粮借出去的,他就对申叔仪说,只要他登上首山,大声地呼喊“庚癸”,自己就知道了,会把粮食给他送来。按照中国五行的说法,天干地支中的“庚”属西方,主秋,含有收获的意思,代表粮食;“癸”属北方,主冬,代表水。“庚癸”合起来,就隐粮食和饮料。
后来刘勰《文心雕龙·谐隐》中说:“昔还社求拯于楚师,喻眢井而称麦麹;叔仪乞粮于鲁人,歌珮玉而呼庚癸。”说的就是这两件事。
古书中记载“隐语”的地方很多。《韩非子·喻老》说:“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史记·滑稽列传》载:“齐威王之时喜隐。”刘勰《文心雕龙·谐隐》说:“楚庄、齐威,性好隐语。”
楚庄王、齐威王好隐,说的都是“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故事。
《韩非子·喻老》记载: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这位楚庄王,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但是,他即位以后,三年都没有作为,他的右司马就给他说了一个隐语,楚庄王听懂了,右司马所说的那只三年不飞不鸣的大鸟就是指自己,他说这只大鸟 “飞必冲天”“鸣必惊人”,果然,他励精图治,成了五霸之一。这个故事也见于《吕氏春秋·重言》和《史记·楚世家》。
这个故事又附会在齐威王身上。
《史记·滑稽列传》载:
淳于髡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曰:“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王曰:“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诸侯振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
这个齐威王也是一个“喜隐”之人,所以淳于髡也用了这个“隐语”来激发他。
战国晚期,儒家学派的荀子写了五篇咏物小赋,它们是《礼》《知》《云》《蚕》《箴(针)》五赋,都采用民间事物谜的形式,用“隐语”的方式,把云、蚕、箴等的特点描绘出来,最后揭出谜底,而且说明理由。比如《蚕赋》:
有物于此,㒩㒩兮其状,屡化如神,功被天下,为万世文。 礼乐以成,贵贱以分,养老长幼,待之而后存。名号不美,与暴为邻。功立而身废,事成而家败。弃其耆老,收其后世。人属所利,飞鸟所害。臣愚不识,请占之五泰。
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头马首者与?屡化而不寿者与?善壮而拙老者与?有父母而无牝牡者与?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
软软的身子,马首一样的头,多次变化(蜕皮、变蛹、化蝶)但寿命不长,冬伏夏游,食桑而吐丝,生在夏季却怕暑热,喜欢潮湿但又怕雨,蛹是它的母亲,蛾是它的父亲,大家一听就都明白了,这是蚕。所以后来《文心雕龙·谐隐》说:“谜也者,回互其词,使昏迷也……荀卿《蚕赋》,已兆其体。”
另一位与谜语有关的人是屈原。
古人以谜的形式隐姓名,一般都认为起于东汉时《越绝书》。《越绝书》的作者把自己的姓名、籍贯等编成字谜,附在《后序》之中,直到明代杨慎才将其破解。
鎏金铜蚕
汉代官印
其实以隐语的形式隐姓名的,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他在《离骚》中,用隐语的方式记载了自己的名字,诗中写道:
皇览揆余于初度兮,肇锡(赐)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王逸《章句》说:“正,平也。则,法也。灵,神也。均,调也。言正平可法则者,莫过于天;养物均调者,莫神于地。高平曰原。故父伯庸名我为平以法天,字我为原以法地。”意思是说,我的父亲看见我的生日时辰很好,于是就给我取了很好的名字。我的名是“平”,我的字是“原”。“平”和“原”两个字,就隐在“正则”和“灵均”中。这也可以算是我们见到的最早的字谜之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