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

    韦庄 :

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京兆韦氏凡有九房,韦庄为玄宗时宰相韦见素之后,属南皮公房。一说属逍遥公房,乃武后时宰相韦待价之后、诗人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出生时家道衰落已久,其父韦韫早亡,他是在“少孤贫”(《唐才子传》)的环境中成长的。

韦庄一生经历,可分前后两期。前期为仕唐时期。广明元年(880)他在长安应举,适值黄巢军攻占长安,未能脱走,至中和二三(882~883)年间始得逃往洛阳。乾宁元年(894)再试及第,任校书郎,已年近六十。乾宁四年,奉诏随谏议大夫李洵入蜀宣谕,得识王建。后又在朝任左、右补阙等职,多次上书献策。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诗歌,今存《浣花集》中。后期为仕蜀时期。天复元年(901),他应聘为西蜀掌书记,自此在蜀达10年。天祐四年(907),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亦劝王建称帝,建立蜀国,史称前蜀。此际他深受器重,授左散骑常侍,后迁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官至吏部侍郎同平章事。这一时期的创作主要是词,今存韦词大部分作于后期。

韦庄在唐末诗坛上有重要地位。从他曾编选唐代诗选《又玄集》和奏请追补李贺、温庭筠、皇甫松、陆龟蒙等14人进士及第事迹来看,他对唐代诗人及其创作相当关注,并形成了一定的文学观念,其诗歌创作正是他的生活遭际与文学观念的反映。他前逢黄巢军攻城略地,后遇藩镇割据兵连祸结,忧时伤乱为他诗歌的重要题材,从而较为广阔地反映了唐末动荡的社会面貌。他以近体诗见长。律诗圆稳整赡,音调响亮;绝句包蕴丰满,耐人咀嚼。而清词丽句,情致婉曲,则为其近体诗的共同风格。

明项圣谟所绘韦庄《独鹤》诗意图

韦庄的代表作是长篇叙事诗《秦妇吟》。此诗长达1666字,为现存唐诗中最长的一首,在中国古代叙事诗写作上具有标志意义。此诗从反映历史巨变的重大题材、宏伟严整的叙事结构而言,都是中国诗史上未曾有过的,而内容也相当复杂。一方面对黄巢军的原始性复仇破坏行为多所暴露,同时在对揭竿而起的历史正当性的质疑中,又不自觉地反映出黄巢军的声威和唐朝廷的腐朽无能,无情地揭露了唐军残民以逞的罪恶,又夹杂着对他们“剿贼”不力的谴责,表现出对唐室的忠忱。此诗未收入《浣花集》,20世纪初始在敦煌石窟发现。

韦庄又是花间派中成就较高的词人,与温庭筠并称“温韦”。温词主要是供歌伎演唱的歌词,创作个性不鲜明;而韦词却注重于作者感情的抒发,如〔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5首等。韦词善于用清新流畅的白描笔调,表达比较真挚深沉的感情,如〔浣溪沙〕“夜夜相思更漏残”、〔女冠子〕“四月十七”“昨夜夜半”等。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韦词高于温词,指出“端己词情深语秀”“要在飞卿之上”;“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

《蜀梼杌》著录韦庄《浣花集》20卷。《浣花集》为韦庄弟韦蔼所编,蔼序说,韦庄在“庚子(880)乱离前”的作品,大都亡佚;到编集时,他才搜集到1000多首。然今传《浣花集》仅存诗200多首,尚不足原编四分之一。此集有明正德间朱承爵刻本(《四部丛刊》即据以影印)和晚明汲古阁刻本,皆作10卷。

清郑簠所书《隶书唐韦庄对酒诗轴》

韦庄词向无专集。《全唐诗》从《花间集》《尊前集》《草堂诗余》等辑录54首。刘毓盘辑有《浣花词》1卷,共55首,刊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

近人向迪琮编有《韦庄集》(1958)。今人李谊编有《韦庄集校注》(1986)、聂安福编有《韦庄集笺注》(2002),可参考。

为您推荐

刘荣恩

刘荣恩 : 生于杭州一个基督教家庭,后移居上海,卒于英国。1930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英文文学专业,后执教天津南开大学。沦陷时期执教天津工商学院,抗战胜利后又执教南开大学西洋文学系。刘荣恩最初以书评..

朱孝臧

朱孝臧 : 浙江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咸丰七年(1857)七月二十一日生。早年随父宦河南,与文士唱酬,二十岁已名著中州。光绪八年(1882)中举,次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历充国史馆协修、会典馆总纂总校、江..

阮章竞

阮章竞 : 广东中山人。卒于北京。幼时家贫,只读了四年小学就去当学徒。二十岁失业流浪到上海。1935年参加抗日救亡歌咏活动。1937年到太行山抗日根据地工作多年,并开始文学创作。曾任地方抗日游击队政..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

新乐府诗歌革新

新乐府诗歌革新 : 从诗歌体制上看,新乐府是指唐人自立新题而作的乐府诗。宋代郭茂倩指出:“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乐府诗集》)明代胡震亨说:“乐府内又有..

潘勖

潘勖 : 陈留东牟(今属河南)人。东汉献帝时为尚书郎,迁右丞。潘勖才敏兼通,尤擅旧时典章制度。建安二十年(215)迁东海相,未发,留拜尚书左丞,其年病卒,年五十余。潘勖建安末与卫觊并以文章显名于世,建安十七年,荀彧..

张说

张说 : 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后徙家洛阳。则天后天授元年(690)应贤良方正举,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郎。累迁右补阙,预修《三教珠英》,书成,擢凤阁舍人。因忤武后旨,流配钦州。中宗朝召还,累官至兵部侍郎,兼修文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