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荆轲》 :
东晋末南朝宋初陶渊明作。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
《咏荆轲》是一首咏史诗,但又不局限于咏史,而是借史咏怀,开拓出咏史诗创作的新格局。这首诗取材于《战国策·燕策》《史记·刺客列传》等史料,以诗歌的形式再现荆轲刺秦这一历史故事,同时熔铸了诗人对荆轲的独特见解和借史抒怀、映照现实的一面。
全诗共30句,叙事、议论相结合,按照叙事时间顺序,分为招贤、出京、饮饯、诀别、登程、搏击、凭吊7个部分。开篇从燕太子丹招贤纳士起笔,自然带出荆轲,同时写荆轲刺秦的时代背景,将刺秦之举置于偌大的史实场面当中,渲染、烘托出轰轰烈烈的气氛,起笔即气势非凡。正是在这一盛大场面的衬染下,写荆轲“提剑出燕京”“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在“素骥”“慷慨”中,出京之举越发悲壮而激越。这股气势一贯而下,“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怒气冲冠,饮饯易水,四座群英,更添阵势。“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萧萧哀风,淡淡寒波,衬染壮士的诀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可谓豪壮冲天。壮士义无反顾,万里登程,直捣咸阳,英雄侠胆,雄主惶恐,奇功不遂,千古流芳。
全诗从起句到末篇,情感气势层层渲染,时而悲壮激越,时而铿锵紧急,伴随荆轲刺秦的过程,旋律在不断上升,笔势由缓而急,将情节推向高潮,最终落笔于“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交代行刺失败。气势由铿锵急促顿时转为纡缓低回,哀婉叹息。而末句文气忽又上扬,顿作振奋之笔,结以“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以凭吊者的身份歌颂荆轲虽然行刺失败,但其事迹与精神却永远光照千古,撼动人心。
这首诗对后世影响很大,后世评价也很高。这首诗风格迥异,成为陶渊明豪放诗风的代表作品。南宋理学家朱熹在《朱子语类》中说:“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清代文人龚自珍在他的《己亥杂诗》中称誉道:“陶潜诗喜说荆轲,想见《停云》发浩歌。吟到恩仇心事涌,江湖侠骨恐无多。”透过《咏荆轲》诗,他看到了陶公快意恩仇、江湖侠骨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