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如画,似真

真如画,似真:【真如画,似真】关于评价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观点。
明杨慎《升秦集》卷二○六记载:杨慎少时,有人问其叔父:“景之美者,人已似画,画之佳者,人日似真,孰为正?”这样的问题还见于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六《真假皆娈》:“江山登临之美,泉石赏玩之胜,世间佳景也,观者必曰,‘如画’。
故有‘江山如画’,‘天开图画即江山’,‘身在画图中’之语。
至于丹青之妙,好事君子嗟叹之不足者,则又以‘逼真’目之。
如老杜‘人间又见真乘黄’,‘时危安得真如此’,‘悄然坐我天姥下’,“斯须九重真龙出”,‘凭轩忽若无丹青’“高堂见生鹘’,‘直讶杉松冷’,‘兼疑菱荇香’之句是也。
”又清王徽《染香菴跋画》,“人见佳山水,辄白‘如画’,见善丹青,辄日‘逼真’。
”“如画”(“似画”),“似真”(“逼真”),这两种似乎矛盾的评价,杨慎的解释是:“会心山水真如画,巧手丹青画似寞。
”(《升庵集》)杨慎充分认识了山水“如画”的原因是在于“会心”,即山水给人的审美感受就象绘面艺术美那样鲜明、强烈、集中。
画之佳为“似真”,是因为优秀的绘画作品画得形神兼备,得自然之生气。
因,两者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的统一[凡满山水,意在笔先】传为唐代王维所作《山水论》中提出的山水两创作原則。
本于庸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之说。
《山水论》的“意在笔先”则是专就山水画创作而言的。
“意”即审美意象,是审美主体的审美意识、情趣与审美对象的形貌,还要描绘出其神情,力求形神俱似。
明李《焚书》卷五《诗画》:“东坡先生已:“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作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升庵曰:‘此言画贵神,诗贵韵也。
然其偏,未是至者。
晁以道和之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传询外意,贵有画中态。
”其论始定。
’卓吾子调改形不成画,得意非画外,因复和之日:“画不徒写形,正要形神在;诗不在画外,正写画中态。
””中国古代绘画美学中的形神论从东晋顾之提出“以形写神”说始正式产生,此后历代绘画美学家对形神论从各个角度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探讨,各抒己见和相互影响、渗透,使形神论不断发展完善。
历代关于形神论的探讨,基本上的倾向是要求形神兼备。
但如何达到形神兼备,即如何处理形与神的关系问题,则见仁见智,众说纷纭。
宋代苏轼在《书鄢陵王主簿所通折枝》诗中,强调以神写形,反对过于追求形似。
但他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这几句诗却引起争论。
苏轼重神似,并非不要形似。
不过他的诗言有偏激,客易使人误解。
苏轼的朋友晁以道就觉得苏轼轻视形似y所以和诗从写形方面加以强调。
明代杨慎(升熙)也觉得苏轼偏颇,而赞同晁以道的看法。
李贽站在见杨一边,主张以形写神,不主张神余象外,认为绘画无形似就失去了绘画本身的特点。
绘画虽然不只是求形似,但一定要形神兼备。
仍在进行。
这种争论推动了形神论的发展。
从形神兼备的审美要求来看,关于形神关系的争论,直到清代客体的审美特性的有机統一。
笃先”,就是要求山水画家创作时,必须首先构思成熟,胸有成竹,然后下笔,才能以“意”指挥笔,一气呵成,达到气韵生动的效果。
清代方薰《山静居画论》,“古人作画,意在笔先……,在画时,意象经营、先具胸中丘壑、落笔自然神速。
”艺术创作的共同原则,东晋卫夹人《笔阵图》,“意后笔前者败,意前笔后者胜。
”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一:“所谓沈郁者,意在笔先,神余言外。
”不独中国艺术如此,西方也有类似认识,如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艺术大师达·芬寄在《笔记》中说:“一个画家如果让笔墨的活动走在思想活动的前面;那么他必然是一个很不高明的画家:”(山水之法,以大观小】宋代沈框总结出的中国古代山水画构图布局的独特透视法。
沈括《梦溪笔谈》卷十七,“:大都山水之法,盖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
”即画家画1山水,不是固定学一个视点来布置物,而是假定自己立足高空,就象人看假山似的居高临下,目光流动,或由近及远,或时高时低地看到更多的美景,并将这些美组织安排到一个画面中去。
这种构图方法,就是中国古代山水画常用内散点透视法。
宋郭黑《林泉高致》总红了,水画“以大观小”透视法的三条具体法则,即“三远法”,“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山后谓之深远,自近而望远山谓之平远。
”国家可以在一幅画上综合交错地使用三远法安排形象,打破时空的限制,可以自由地按照画家的意图来经营位置,具有极大的能动性。
西方“意在绘画所用的透视法却明显不同,清邹一桂《小山画谱》;“西洋人善勾股法,故其绘画于阴阳远近,不差锱黍,所画人物,屋树,皆有日影。
……布影由而狭,以三角默之,画宫室于墙壁,令人几欲走进。
”邹一桂说出了西洋绘画采用的是写实的几何学的透视法,固定于一个视点,画中景物于这一固定视点的视域内的景物。
西方绘画透视法重科学,摹仿性较强,而中国古代绘画透视法是从艺术的本身特性和审美婴求出发,不受现实的局限,追求超越一般视觉感受的“真”。

为您推荐

计白当黑

计白当黑:【计白当黑】书法艺术美的创造法则之一,清代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上》云:“是年又受法于怀宁邓石如完白声.曰:‘宇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迷黑,奇趣乃出。 ’以其说验六朝人书,则恶。 “计白当黑”..

有象因之以立,无预因之以生

有象因之以立,无预因之以生:【有象因之以立,无预因之以生】这是关于绘画功能的看法。 唐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伏闻古人云:画者圣也。 '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 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干里在擎。 至..

书有六

书有六:【书有六】说明成为书法艺术家有六个要素。 清人朱履贞《学书捷要》云:“书有六要。 一气质。 人禀天地之气,有今古之殊,·而淳漓因之:有贵贱之分,而厚薄定。 二天资。 有生而能之,有学而不成。 故笔资挺秀秋粹者,则为..

书法

人情画

人情画:【人情画】中国古代绘画的一种,是谢赫所提的绘画“六法”中,只虽然用笔之中势必牵涉到用墨,笔墨不可分,但真正重视用墨,是到了中唐及五代水墨山水画出现时期。 荆浩在他的《笔法记》中明确地提出用服之法,把“墨”作..

组:【组】指用丝织成的阔带子。 古代用作佩印或佩玉的绶。 《礼记·内则》:“织红组纠。 ”郑玄注,“薄阔为组,以者为纲。 ”《汉书·景帝本纪》里有:“雕文刻镂,伤农事者也。 锦绣组,害女红者也。 ”颜师古注引应邵日:“组者..

花鸟画

花鸟画:【花鸟画】指以描绘花卉竹石、鸟兽虫鱼等为题材的一种绘画,简称“花鸟”。 中国古代绘画画科之一。 唐张彦远《历代名面记》卷九:“薛稷……尤普花鸟、人物、杂画。 通鹤知名。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