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糊:【含糊】原为一般概念,指某种事物的面目不清或某种思想意识的表述不明晰。
移用于文艺领域,它的含义有:①意近“含蓄”,即所娶表达的情意,不是用概念性的语窗明白说出,而是让它蕴含在生动的艺术形象之中,造成耐人咀嚼的余意余味。
元范德机《木天禁语·五言短古篇法》:“辞简意味长,言语不可明白说尽,含糊则有余味。
如‘步出东城门,怅望江南路。
前日风雷中,故人从此去。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
细雨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对这一观点,清叶燮《原诗》内编卷下有一段有趣的对话,“先儒云:天下之物,莫不有理。
’若夫诗,似未可以物物也。
诗之至处,妙在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其寄托在可官不可言之间,其指在可解不可解之会。
言在此而意在彼,泯端倪而离形象,绝议论而穷思维,引人于冥漠恍惚之境,所以为至也。
若一切以理概之,理者,一定之衡,则能实而不能虚,为执而不为化,非板则腐。
如学究之说书,闾师之读律,又如禅家之參死句,不参活句,窃恐有乖于风人之旨。
以言乎事:天下固有其理,而不可见诸事者,若夫诗,则理尚不可拭,又焉能一一征之实事者乎?”叶国答说:“子之言诚是也。
子所以称诗者,深有得乎诗之也。
然子但知可言可执之理为理,而抑知名言所绝之理为至理乎?子但知有是事之为事,而抑知无是事之为凡事之所出乎?可言之理,人人能富之,又安在诗人之言之!可征之事,人人能述之,又安在诗人之述之!必有不可离之理,不可述之事,遇之于默会意象之表,而理与事无不灿然于前者也。
……夹情必依乎理,情得然后理真,情理交至,事尚不得邪?要之作诗者,实写理事情,可以言,言可以解,解即俗儒之作。
惟不可名言之理,不可施见之事,不可径达之情,则幽渺以为理,想象以为事,悄恍以为情,方为理至事至情至之语。
此岂俗儒耳白心思界分中所有哉!”认为客观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用诗歌表现客观事物,却又只能驾御它而不能为它所驾御,还是要借助事物的形象描绘而有所容托。
借助形象所寄托的情思,很难用概念性的语盲来指陈和穷尽,而是在可解与不可解之间,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这样的作品,才可能有事至情至之语,即达到艺术创造的极至。
②与“逼真”相对,相当于当今所说的“模糊”或者“朦胧”,指作品所描绘的艺术形象难以名状,可给读者以多方面的审美感受。
明谢棒《四溟诗话》卷三:“凡作诗不宜遥真,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隐然可爱,其烟霞变幻,难于名状;及登临非复奇观,惟片石数树而已。
远近所见不同,妙在含糊:方见作手。
”虽说妙在含糊,但也可以有适当的透露,让读者的想象、体味能趋向于主要的所指。
近人王国维《人间词语》,“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数峰清苦,商路黄昏雨。
’‘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
’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
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
北宋风汽,渡江遂绝。
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所谓“雾里花”,便是指作品中的形象比较模糊、朦胧。
认为姜白石的词品格风神76妙卓绝,但胧,不易领会。
七氏认为模糊而至于有“滆”,乃诗家之“病”,在他看来,“隔”与“模糊”仍是有分别的。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