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味】这是由对食物的味觉感受的多样怡而引为表达对文艺作品的审美感受的一个概念。
最早是晏子以“味”来比喻对音乐的感受。
他在回答齐侯提出的“与和同异乎”时说:“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以成其政也。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一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
清,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以相济也。
君子听之,以平其心。
心平德和。
”(《左传·昭公二十年》从社会美的角度说明调和五声(商、角、羽、微、宫)有如调和无味(辛、酸、咸、苦、甘),可使人心平顺,有利于德政的实施。
五味、五声与王色(白、青、黑、赤、黄),常常并提。
《左传·昭公元年》载医和云:“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五色,征为五声,淫生六疾。
六气日阴、阳、风、雨、晦、明也。
”认为五味、五色、五声均来自于客观的自然。
子产对医和的说法作了发挥,他在论及“礼”时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天地之经,而民实之。
则天之明,因地之性,生其六气,用其五行。
气为五味,发为五色。
章为五声。
淫则昏乱,民失①指文学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滋味、余味,或说艺术形象中所蕴含的审美趣味。
较早将“味”引入文论的,是晋陆机,他在《文赋》中说:“或清虚以婉约,每除烦而去滥,缺大羹之遗味,同朱然之清汜(同泛)。
虽一唱而三叹,固既雅而不艳。
”李善注,“自作文之体必须文质相半,雅艳相资,今文少而质多,故既雅而不艳,比之大类而缺其余味,于古乐而同清泛,言质之甚也。
”“大羹”同太费,即肉汁。
《左传》桓公二年“大赞不致”,谓五味不全怪,此用其意,指不和五味之。
陆机论文,崇尚华艳彩饰,而不崇尚清约质朴,因此,在他看来,清约的作品因缺乏文彩而缺乏遗味,正同古乐清散而不繁密,芝为质朴,推而不艳。
这反映了他的审美趣味。
从此以后,人们相继沿用“味”来说明文学作品的美感。
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至根柢槃深,校峻茂,辞约而旨半,事近而喻远。
是以往者虽旧,余味日新。
”这是指《眉易》、《尚书》、《礼记》、《春秋》等经书中的文章根概盘结深固,枝高叶茂,语宮简炼而意义丰富,叙事浅近而喻意深远。
因此,这些古代文章虽旧,细体会之却有无穷的余味。
又《文心雕龙·物色》,“是以四序纷回,而入兴贵闲,物色虽繁,而析词尚简:使味飘飘而轻举,情晔晔而更新。
说的是四季虽然变化纷繁,可是引起诗人的兴味的却在心地闲静:物色级极繁复,但用词却在尚简,使得义咪飘飘地自然兴起,情思鲜明而变得清新。
主张文学作品语简意丰而有余味,这反映了我国文学史上审美趣味的一个重大转变。
④指作品中蕴含的旨趣、意味。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卷下:“明允诗不多见,然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即指此。
学欣赏中的感受、理解和身临其境的曾子固诸序,尤须详味。
”详味,即详细体味。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卷八:“义山诗精索胖材,包蕴密致,味酌之而愈出。

为您推荐

的趣

的趣:【的趣】指情韵趣味。 清张谦宜《斋诗谈》卷一:“估屈牙,晦涩支离,非高古也。 韵趣天然,从容飘缈,脱尽皮毛,直溯本根,此之谓高古耳。 ”所谓“韵趣天然”,意即作品的情韵趣味自然天成。 他认为“韵趣”与“高古”应是统一..

风趣

风趣:【风趣】①指艺术作品的风格、意味。 刺齐谢赫《古画品录·戴達》,“情韵连统,风趣巧拔。 ”认为戴逵的画,情深远无突,风趣奇巧峻。 清毛命《辩抵》卷第二:“太白‘杨相落尽',与乐天“残灯光焰’,题类,而风趣高卑,自觉天壤..

韵外之致

韵外之致:【韵外之致】即韵外求韵,致在韵外。 这样,作品才有给人以体味无穷的雅韵风神。 唐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近而不浮,远而不尽,然后可以言韵外之致耳。 ”认为诗的意象,近在限前而不流于浮浅,极为深远而不尽在字句..

语简味长

兴趣

兴趣:【兴趣】原为一般的美学范畴,多指为审美主体为审美对象所激发的情兴意味。 用在诗歌领域,则指诗歌形象所蕴含的神情意味。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诗之法有五:日体制,日格律,日气象,日兴趣,日膏节。 ”对此,陶明潜作..

滋味

滋味:【滋味】原指人们对食物的浓厚的味觉感受。 段玉裁w《说文》,“滋言多也。 ”《管子、戒第二十六》:“滋味、动静,生之养也;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聪明当物,生之德也。 是故圣人齐滋味而时动静,御正六气之变,禁止声色..

诗趣

诗趣:【诗趣】指诗的情趣意来。 明袁宏道《与李龙湖》,“仆尝谓六朝无诗,陶公有诗趣,谢公有诗料,余子碌碌,无足观者。 至李杜而诗道始大,韩柳元白欧,诗之圣也;苏,诗之神也。 彼调宋不如唐者,观场之见耳,岂真知诀为何物哉?”特别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