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夫人赋》

    《李夫人赋》 :

西汉刘彻作。刘彻(前156~前87),16岁即皇帝位,在位54年,庙号世宗,史称汉武帝。《汉书·艺文志》载“上所自造赋二篇”,此当为其一。李夫人事见于《史记·孝武本纪》,但此处李夫人作王夫人;又见《汉书·外戚传》,载李夫人为乐人李延年的妹妹,因“妙丽善舞”得幸,为汉武帝妃,可惜年少早卒。汉武帝对李夫人思念不已,令方士少翁招李夫人的灵魂相见,因不得见而愈“相思悲感”,遂作此赋以伤悼。

全赋64句,403字。赋文分为正文和乱辞两部分。正文通过幻想和追忆来抒发对李夫人的伤悼之情。宫殿可以新饰,但美好的生命却一去不返。汉武帝不写自己如何想念,而是幻想李夫人的灵魂在阴世里“怀伤”,奇思谲想,却感人至深。汉武帝自己的灵魂也脱离躯体“浮游而出畺”。回忆起往昔美好的相伴,但美人却突然逝去,一去不返,渐渐寂然无声。而思绪却如流波,忧伤常裹心内。乱辞中回忆起李夫人死后“弟子增欷,洿沫怅兮。悲愁於邑,喧不可止兮”,孩子痛哭、哀声不绝的情景,再次表达了不舍,但想到“去彼昭昭,就冥冥兮,既下新宫,不复故庭”,却可悲可叹,终日思念绵绵。

明刻本《艺文类聚》中的《李夫人赋》

《李夫人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悼亡赋,艺术手法也为后世悼亡文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如以“桂枝落而消亡”来比喻美人逝去,因思念而产生的奇思,虚实相间的描写,都为后人所接受。《李夫人赋》也是西汉抒情小赋的先导,与表达个人不遇情怀的作品截然不同。

《李夫人赋》见载《汉书·外戚传》,《艺文类聚》卷三十四“哀伤”条有节录。

为您推荐

《士不遇赋》

《士不遇赋》 : 西汉董仲舒作。董仲舒(前179~前104),广川(今河北景县)人,以研究《公羊春秋》著名。此赋史书未载,据《汉书·董仲舒传》及赋意,此赋或在董仲舒从胶西王刘非处病免后所作。他“凡相两国,辄事骄王..

《哀二世赋》

《哀二世赋》 : 西汉司马相如作。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曾为武骑常侍、郎、中郎将。《史记·司马相如传》载其进仕后经常跟从汉武帝到长杨狩猎。一次出猎时向汉武帝献《谏..

《仪品》

《仪品》 : 作者西汉叔孙通。叔孙通(?~前194?),薛县(今山东滕州官桥镇)人。秦时为博士,后跟随楚怀王、项羽,最终投靠刘邦。叔孙通跟随刘邦最突出的贡献是修定礼法。史书记载相关之事有二:①刘邦称帝后,废除秦朝仪..

情歌

《四子讲德论》

《四子讲德论》 : 作者西汉王褒。王褒(前90~前51),蜀人。写有《圣主得贤臣颂》《甘泉赋》《洞箫赋》等,是汉代咏物小赋的代表,另有《九怀》《僮约》。汉宣帝时,王褒讲论六经,娴熟《楚辞》,声名远扬。益州刺史..

哭嫁歌

哭嫁歌 : 狭义的哭嫁歌指姑娘出嫁时所唱的哭别歌。广义的哭嫁歌包括出嫁时姑娘的母亲或女性长辈的劝嫁歌(规劝女儿要孝敬公婆、善待家人、勤俭持家等)、婚礼仪式上的对歌(房门歌、洞房歌)等。有哭爹娘、..

《拙轩词话》

《拙轩词话》 : 宋代张侃撰。张侃(1189~1234后),字直夫,号拙轩,邗城(今江苏扬州)人。曾任句容令、镇江签判等,后或弃官著述而终。张侃有文集《拙轩集》,清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析为6卷。卷五载有评词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