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豆的舞女》 :
1926年发表于新感觉派的机关刊物《文艺时代》。1918年,19岁的川端康成在东京第一高等学校读书,这年秋天初次去了伊豆旅行,此次伊豆之行,使川端康成体验到了旅情、乡村风光和正直的好意(《汤岛的回忆》),他经过八年的酝酿、构思和反复修改,完成了这篇享誉全球的成名作。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一次成功的艺术尝试,他在吸收西方文学感受性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力求保持日本文学富于抒情性的传统特色。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写一位高中学生为排遣内心的忧郁和苦闷,只身来到伊豆半岛旅行,途中与巡回艺人们偶遇并同行。“我”一路上受到艺人们的关照,并被舞女薰子深深地吸引,对她产生了朦胧的情愫。最后,当“我”与薰子和她的哥哥分别时,“头脑化作一泓澄澈的清水,吧嗒吧嗒地滴落,然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只有甜美的欢愉”。
作为早期的代表作,《伊豆的舞女》已经表现出川端康成自然描写的深厚功力。开篇第一句就体现了人的自然化与自然的人格化的充分结合:“道路变得蜿蜒曲折,在我觉得终于快到天城顶的时候,雨线把茂密的杉树林染成了白色,以惊人的速度从山麓向我追赶过来。”小说中处处充满雨、月光、山峰等自然意象,这些意象都是刻画人物和推进情节的重要因素。如“我”在暴雨之夜听到宴席的喧嚣,心烦意乱,无所适从,就在这时雨停了,皎洁的月亮出来了。月亮的宁静澄澈与先前闪电骤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重要的是,“我”的心灵也仿佛被纯净的月光洗涤了。不仅如此,这轮明月还成为接下来的关键情节的序曲:有了这一节的银亮月色,才有了下一节的灿烂阳光,有了前一夜的暗自领悟才有了翌日清晨的身心涤荡和灵魂净化。
《伊豆的舞女》反映了川端康成承继平安时期以《源氏物语》为代表的王朝文学的倾向,具有幽雅纤细、阴柔哀伤、朦胧冲淡的特色。“我”与舞女不曾直抒胸臆,却有着纯洁的心灵交流。小说通过“我”的视线,抒发了对下层艺人的同情和关切;同时,“我”也因舞女率真的好意而获得了心灵的救赎与净化。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文学中里程碑式的作品,形成了川端康成的艺术个性,奠定了他作为文学家的地位。此后不久,川端康成转向了新心理主义,但这篇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川端康成文学的诸种要素以及日本式的传统美,在他后来的创作中也一直延续着。1933年,《伊豆的舞女》第一次被搬上银幕,此后至川端康成离世前,共五次拍成电影。1961年,《伊豆的舞女》由日本广播协会(NHK)摄制成电视连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