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卡列娃,V.S.

    托卡列娃,V.S. :

生于列宁格勒的一个工程师家庭。1958年毕业于列宁格勒音乐学校,1969年毕业于全苏国立电影学院编剧系。毕业后在学校做音乐教师,并开始写作,后在电视台做编辑。现居住在莫斯科。

1964年发表的处女作《没有谎言的一天》在读者和评论界引起热烈反响,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其作品频频见诸《接班》《阿芙乐尔》《新世界》《星火》《旗》等大型期刊杂志,迅速成为广受欢迎的女作家。1969年出版了第一本作品集《曾经没有的》,此后陆续出版的作品集有《赌场》(1977)、《飘荡的秋千》(1978)、《百万富翁的生活》(1982)、《没什么特别的》(1983)、《说—不说》(1991)、《圆满的结局》(1995)、《替我活》(1995)、《天马》(1996)、《无耻之徒》(1996)、《天地之间》(1997)、《行和不行》(1998)、《雾中星》(1999)、《淡紫色的衣服》(1999)、《光滑的面孔》(1999)、《一切正常,一切都好》(2000)、《自己的真实》(2002)、《玛莎和菲利克斯》(2008)、《宴会厅》(2010)等。有20多部小说被搬上银幕和荧屏,其中《一堂文学课》(1968)、《成功绅士》(1971)、《米米诺》(1977)、《行走在钢琴上的狗》(1978)等已成为俄罗斯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1971年加入苏联作家协会。曾获1987年“荣誉”勋章,1997年“莫斯科—彭内”文学奖,1998年第四届“文学与艺术”电影节电影艺术贡献奖,2000年戛纳电影节“文学与电影”贡献奖。托卡列娃的小说不仅畅销于俄罗斯,还被译成英、德、法、中、意等多种文字。

托卡列娃是个多产作家,以创作中短篇小说见长,其特点是围绕时代紧迫的道德问题,为了确立真正的理想而拒斥虚伪的激情,关注普通人及其日常生活。描写普通的俄罗斯家庭和普通的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是托卡列娃的主要创作主题之一,她喜欢讲述人们每天的忙碌、忧愁、纠纷和失望,分享他们对爱情、友谊、人生的生活体验,揭示他们内心的痛苦、忧伤和孤独。她笔下的主人公几乎都陷入日常生活的陈规之中,而试图冲破俗常的生活模式并不会给主人公带来幸福。中篇小说《雪崩》(1996)的主人公是一个著名的钢琴家,他试图脱离单调的生活圈子,但他为此而做的“用力冲锋”却成了一种背叛,并因此丧失了构成他生活意义的一切:爱情、家庭和个人才华。托卡列娃小说的主人公都极为平凡,但又极为典型。他们有委屈和忧伤,也有对美好生活的希望。托卡列娃继承了A.P.契诃夫的文学传统,讲述普通生活中的普通人,善于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注重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细节描写,不恐吓也不说教,叙事风格细腻,语言简洁明快,且略带调侃和嘲讽,故事结尾具有开放性。

为您推荐

克维特卡,G.F.

克维特卡,G.F. : 生于乌克兰哈尔科夫的奥斯诺瓦村。幼年时体弱多病,5岁前一直双目失明。曾在军队短期服役,23岁进入库利亚日基修道院,并在那里生活近4年,离开修道院后一直过着半修道的生活。后对社交活动..

《亚历山大的镜子》

《亚历山大的镜子》 : 出版于1909年。在小说中,作者刻意将伊朗神话、传说、历史三者嫁接在一起,将伊朗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国王凯·霍斯陆、凯·卡乌斯、伊斯凡迪亚尔与历史上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公元..

卡拉姆津,N.M.

卡拉姆津,N.M. : 生于辛比尔斯克省的贵族家庭。1780~1783年就读于莫斯科私立寄宿中学,同时在莫斯科大学旁听。1783年在近卫军服役,1784年退役。1785年来到莫斯科,研究并翻译了法国启蒙主义者和德国作家的..

《艺术心理学》

《农民的女儿》

《农民的女儿》 : 1952年出版。小说描写了伊朗北方农民阿赫玛德·格尔给城里的庄园领主送过新年的粮食,他的大女儿在庄园领主家里当佣人,小女儿索格罗则被庄园领主的儿子欺骗玩弄。这时,伊朗北方森林地..

卡列林,L.V.

卡列林,L.V. : 生于莫斯科,父母是波兰裔犹太人。1943年毕业于苏联电影学院编剧系。曾参加卫国战争,战后迁居阿什哈巴德,担任阿什哈巴德电影制片厂编剧部主任。1948年地震后返回莫斯科。1956年加入苏联共..

《田园的忧郁》

《田园的忧郁》 : 小说前半部在1917年6月曾以《病态的蔷薇》为题发表于期刊杂志《黑潮》;1918年9月,在作品撰写基本完成时以《田园的忧郁》为题发表于期刊《中外》上,同年11月收录于天佑社刊行的佐藤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