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昌昆平》

    《昆昌昆平》 :

关于这部作品的由来,《昆昌昆平》一开头就用诗句做了介绍:昆昌昆平和娘婉通都实有其人,他们生活在帕潘瓦萨国王时代。据丹隆亲王考证,帕潘瓦萨国王即帕拉玛堤巴迪二世,执政于小历853~891年(即公元1491~1529年),在位38年。昆平出生于公元1485年,帕潘瓦萨国王登基时,他已六岁。昆昌昆平的故事发生于1491~1529年之间。

泰国史书关于昆平也有记载,大意是说,澜沧王将公主献给帕潘瓦萨国王,但途中被清迈王子普堤善劫走,帕潘瓦萨国王大怒,急命带罪的昆平为大将军,起兵攻打清迈。途中昆平去找帕皮集,让他归还寄存在他那里的魔剑和神马,以便在战场上使用。昆平大获全胜,还带回西善纳卡纳胡城主之女娘帅华献给帕潘瓦萨国王,因此得到许多犒赏。昆平年老时将自己的魔剑献给国王,以保江山永固。国王接受了魔剑并赐名为“讨敌御剑”,与“坎猜西”御剑合成一对,让左右侍卫佩戴,以保安全。

昆昌昆平和娘婉通的故事,流传的中心在素攀和北碧一带。故事经过口耳相传大多会面目全非。但这个故事有一点是可信的,就是昆昌、昆平和娘婉通都是素攀人,当昆平未做官还称帕莱构的时候,与娘婉通订婚,之后便去打仗。昆昌拼命追求娘婉通并且得到了她。帕莱构从军旅归来,成了昆平(昆即男爵。泰国习俗,为官之后都有新名),偷偷将娘婉通带走,昆昌追赶,被昆平打伤,昆昌回来后向国王帕潘瓦萨告状,国王又派手下人前去追赶,昆平杀死国王的差人逃到北方,向帕皮集自首,帕皮集将其送至京城阿尤塔亚。昆平坐了牢,直到国王让他率兵攻打清迈才得解脱。这段故事补充了史料所缺的昆平获罪的原因,很可能是大城王朝所发生的真实的事情,而其他的情节便是附会的故事了。

据史书记载,泰国出现说书人或称讲故事的人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讲故事要有吸引人的艺术手段,要营造气氛,制造悬念。刻画人物,要绘声绘色,才能吸引听众,于是有人便写了一些诗,如指责抱怨、劝勉安慰、描绘人的面目长相和树木风景等内容的段落,适时加入故事中,以增加兴味。这和中国古时的话本加入诗词或对仗的词语的形式有些相似。后来大概又觉得只讲不唱还不够有韵味,于是说“话”渐渐变成了唱“诗”。在大城王朝时期,人们最喜欢的说唱故事就是《昆昌昆平》,这可能是因为它情节曲折又热闹,加之人们相信它是真人真事,所以便“情有独钟”了。但这个故事太长,不可能在一个晚上演唱完毕,所以在大城王朝时期就有了一段段不连贯的唱词。这种唱词段子的作者很多,谁愿意写哪段就写哪段,有的还互相保密,怕人家学去,所以大城王朝留下的昆昌昆平的说唱段子不多。

唱词,泰语叫“塞帕”,可分两种,一种叫“原本唱词”,大多数的唱词都属于这一种。另一种叫“官本唱词”,指的是曼谷王朝二世王、三世王时期创作的新“塞帕”。

曼谷王朝二世王和三世王时期(1809~1851)说唱艺术风行,有人想把它写成连贯的故事,但由于作者还是各人写各人熟悉的段落,所以还是没能连到一起。后来丹隆亲王(1862~1943)和素巴里查亲王搜集、整理并创作了一些说唱诗将这些段子联结起来,定名为“瓦奇拉奄皇家图书馆版本”之《昆昌昆平唱词》,并于1917年将其出版。在出版说明中整理、校订者说:“皇家图书馆的委员们最重要的目的在于永久保存这些用泰语写成的优秀诗篇,而不仅仅为了保存一部《昆昌昆平》。”并对这部书的整理、校订的原则和处理方法作了详细说明:

一、删去了粗俗下流的段落。整理校订的原则是尽量保存留下来的原作。但这些段子里也有糟粕,为了迎合听众的低级趣味有些粗俗下流和色情的描写。所以整理时将其删除,仅保留了健康的打情骂俏和双关隐语,以使其不伤筋动骨。

二、删去了无关的噱头。唱词中的风趣和幽默都尽量予以保留,但与情节无关的说唱者即兴加进去的噱头会破坏整个作品的和谐一致,故予以删除。

三、整理了连接的段落。过去的连接诗大部分是后加的,这些诗句或水平欠佳,或驴唇不对马嘴,或重复,或篇幅过长,或没有连接的段落,因此对这些都做了整理,以使全文整齐划一。

四、进行校订。历史上遗留下来原作的,以原作校订;没有留下原作的,而又确实是有错的,按常规改正,但比较谨慎。

丹隆亲王和素巴里查亲王的这次辑录、整理和校订使《昆昌昆平》成了一部真正完整的作品,功不可没。

从《昆昌昆平》的成书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这部作品的真正作者是普通老百姓和众多的民间艺人,后来文人墨客也都加入了这个创作队伍,但大部分都没有留下姓名。到了曼谷王朝初期,参加这部作品创作的,据丹隆亲王考证,有二世王、三世王、克鲁江、顺吞蒲等十余人,他们整理、增补、创作的就有二十几段。还有很多段落无法确定为何人何时所作。这表明《昆昌昆平》的来源、版本和作者很多。作品的写作过程自大城王朝开始,到曼谷王朝五世王时期才结束。

《昆昌昆平》除了皇家图书馆版本之外,还有一个官方审查过的版本,叫《昆昌昆平唱词后续本》,是从皇家图书馆版本的《昆昌昆平》的第43段写起,到乌巴拉和老挝长老捉住帕莱佩的第75段止,共33段,但故事还没有结尾。这后续的故事写的是昆平的子孙后代的英雄事迹,也相当有趣,但这个版本不大普及,不过有些段落老百姓很喜欢,如帕莱佩、帕莱布出师的故事,那是因为艺术厅将其改编成了“说唱剧”的缘故。这个版本的艺术水平不如皇家图书馆版本,所以说到《昆昌昆平》,一般指的就是1917年出版的皇家图书馆版本。

《昆昌昆平》的故事说的是大城王朝初期,帕潘瓦萨国王执政的年代,昆昌、帕莱构、娘萍出生在素攀城三个大户之家,他们是儿时的伙伴,长大后英俊风流的帕莱构和聪颖美丽的娘萍结为夫妻。身为富豪却丑陋无比的昆昌垂涎娘萍姿容,趁帕莱构出征御敌之机,设计骗娶娘萍,但娘萍矢志不从。此时已获封号“昆平”的帕莱构凯旋归来,与已改名为婉通的娘萍生出误会,愤然弃婉通而去。婉通落入昆昌之手。不久昆平悔悟,又将婉通抢回。昆昌向国王诬告昆平,致使昆平入狱,并伺机劫走已有身孕的婉通。数年后昆平出狱,婉通归属之案未决,国王命婉通当廷择夫。婉通一时犹豫不决,被国王下令处死。

昆昌昆平的故事本身起自民间,长期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再加上民间伶人的加工润色,所以作品的雏形便带有浓重的民间文学色彩。作品中对人物的爱憎褒贬,对事件的品评论说,基本上反映了大城王朝后期到曼谷王朝初期人民群众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就使这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具有一定的人民性。但是一个时代的主导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所以这部作品也混有封建糟粕。加之作品的原稿大都散失,现在的皇家图书馆“定本”又是曼谷王朝二世王到四世王之间重新整理、创作补遗,又经丹隆亲王在五世王时期最后校勘整理、增补而成,这些作者包括了一国之君、宫廷诗人、贵族文人,这一方面使这部作品在艺术上经过雕琢修饰,表现技巧大大提高,特别是语言艺术的精湛,使这块天然璞玉变成了珍品,更加璀璨夺目。但另一方面,它又相当充分地反映了这些最后一批作者的思想、观点、爱好和情趣,使这部作品在思想内容上呈现出复杂的倾向。

《昆昌昆平》问世之前,泰国文学作品几乎都是以宗教、神怪故事式的帝王传奇为内容的,而且大部分来自印度。只是在《昆昌昆平》的故事出现以后,文学才深入到寺院、宫墙之外的百姓之家,描写他们的理想和愿望,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慨叹他们的忧戚悲伤和在别人主宰下不可逃避的命运。这一点,正是《昆昌昆平》问世二百年来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根本原因,也是它成为传世名著的根基所在。

泰国古代叙事文学作品大多有一种模式化的倾向,人物非此即彼,黑白分明。然而,《昆昌昆平》是一个例外,其主要人物性格极为复杂,读者很难给他们贴上好或坏的标签。

昆平是作者美化的正面人物。叙事诗是这样写幼年昆平的:“自幼听话人聪慧,面目清秀身材美,年纪轻轻懂礼节,行为端正无瑕癖。”可见是个光彩照人的形象。昆平长大后,变成一个武艺高强、精通魔法、入地钻天、刀枪不入、驱使鬼神、无所不能的勇武将军。在战场上他无往而不胜,在情场上风流倜傥,是个“猎艳”的能手,征服女人的英雄,娘萍(婉通)、赛通、劳通、普卡莉、巧基里雅,都在他的魅力之下倾倒,成了他的妻妾。一夫多妻是历史的产物,我们虽不能超越时代去苛求古人,但必须划清真挚爱情和追求享乐的界限。当昆平和娘萍在棉花地幽会,以及后来的交合还能给人以美感,是因为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热烈的。但是昆平后来的“艳遇”,虽然作者是以欣赏的笔调、赞美的词句去写的,却只能使读者倒胃口,因为这不过是对纵欲的赞美,对占有欲的歌颂,是一种封建意识和趣味的流露。

虽然这部叙事诗毫不掩饰对昆平的偏爱,写他如何忠君尽职,但也写了他固执、偏狭、刚愎自用、恃强凌弱和随心所欲。泰国的读者,特别是今天的知识女性对昆平常持批判态度,这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学术界对此却还没有调整自己的观点。

昆昌是个反面人物,是地狱中的畜牲脱离苦海而托生为人的。他面目丑陋无比,连母亲也不想多看他一眼。他的灵魂也很肮脏。小时候,三个小孩子玩过家家,昆昌和娘萍扮为夫妻,帕莱构就扮强盗,把娘萍抢走。长大以后,游戏成真。为了把娘萍弄到手,他使用了一切卑鄙手段,引诱、欺骗、献媚、诬告,还惯于玩弄阴谋诡计,常把情敌置于死地。他极其富有,连贼也没有把他家的财产抢光。钱能通神,加上当朝是个昏君,使他得逞于一时。但由于志大才疏,所以最后总是败在昆平手下。他心胸狭窄,知道帕莱安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竟想把他杀死。总之,昆昌是个被作者尽情丑化了的人物。但是一部《昆昌昆平》却也掩盖不住这样的事实:尽管写昆昌如何如何厚颜无耻,把他置于强盗的地位,但他没有三妻四妾,他要把娘萍“弄到手”的时候,他已是个鳏夫,对娘萍的爱还是专一的。在和昆平的争夺中,在各个方面他都处于下风,是个弱者。昆昌当然不可爱,也不该效法,但谁是强盗,谁是英雄,在历史上常有颠倒的时候。

婉通即娘萍,是最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她娇艳非常,温柔可爱,却是个掌握不了自己命运的弱者,一直是昆昌和昆平之间的猎获物和战利品。她性情懦弱,游移,缺乏主见,事事依靠比她大六岁的丫环赛通,赛通成了她生活中的参谋和领路人,又是她和帕莱构之间的红娘。没了赛通,遇见大事,她便一筹莫展。这一依赖性格自幼已经养成。婉通讨厌昆昌,深爱昆平,但当昆昌假传昆平已战死疆场,拿来伪造的骨灰,并且弄死了报讯的菩提树时,她却识破不了昆昌的诡计,在势力母亲的一再威逼和昆昌的引诱之下,她退缩了,同意和昆昌结婚。当昆平凯旋归来,真相大白,她嫉妒劳通,谴责昆平在感情上的不贞,一气之下和昆昌同房,铸成终身大错。但她内心依然充满矛盾,当昆平重来“抢回”她的时候,她愿意跟昆平走,但也同情昆昌,内心对他有所留恋,逃离时还留下字条,使得昆昌得以追上昆平,使昆平蒙上牢狱之冤。当她探监时重被昆昌抢回,她又安之若素,甚至当她的亲生儿子险遭昆昌的毒手,她也没有像样的抗争,只是将儿子送给奶奶了事。当帕莱安长大,将父救出,逼着母亲离开昆昌时,她又游移不定。当国王让她最后在昆昌、昆平和自己的儿子之间做出选择的时候,她谁都难于割舍,说出来的仍是一篇糊涂话:

昆平爱我不寻常,同甘共苦难相忘。

艰难跋涉藏森林,呵护冷暖刻心上。

昆昌也曾是伴侣,疾言厉色不相加。

万贯家财不赐人,我使我用如自家。

威儿本是亲骨肉,相亲相爱胜如夫。

声音发虚声颤抖,害怕刑罚落奴家。

国王闻听大怒,认为一切祸乱皆出自婉通一人:

朕问爱谁没回答,一心二用糊涂话。

出了这家进那家,扰乱纲常坏家法!

于是刽子手起刀落,结束了婉通可怜的一生。

《昆昌昆平》这部叙事诗对婉通命运的处理,虽然寄予了同情,但不能不让读者产生这样的印象:她是咎由自取,似乎一切是自己造成的。但是不存偏见的人是无法同意这样的说法的。婉通夹在昆昌、昆平之间,昆昌有钱,他能办到一切;昆平有权,杀死一个人不费吹灰之力;没有人身自由的只有婉通一人,不管和谁在一起,另一个人都不会善罢甘休。自古红颜多薄命,其实“薄命”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红颜”一向是权势者的砧上肉、盘中餐。当他们争夺得不可开交,或一方失意之时,他们就会诬美女为祸水,最后甚至不惜用美女的鲜血洗去他们的骂名。

《昆昌昆平》较为真实地塑造了一个昏君的形象,在泰国的古典作品中却不多见,虽然这也不是作者的本意。国王帕潘瓦萨不是作品中的主要人物,但却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在情节安排上摆脱了“风流男儿痴情女,历经磨难终团圆”的套路,写出了一个三角婚姻悲剧的一波三折,令人感到书中所写俱是身边之人,身边之事,而情节发展又往往使人感到始料不及。

《昆昌昆平》的人物十分接近现实生活。由于这部作品最初来自民间,又有人物原型,所以避免了凭空臆造,千人一面。比起《拉玛坚》和《伊瑙》来,《昆昌昆平》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显然要真实得多,生动得多。但它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又前进了一步。以前泰国的文学作品的背景不是天堂、地狱、仙山、洞府,便是宫廷,而《昆昌昆平》所写的是真实的社会,是大城王朝中期至曼谷王朝初年泰国社会的真实写照。它生动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制度、宗教信仰、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因此人们也称这部作品是那个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昆昌昆平》的语言艺术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是泰国古代文学发展到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均为二世王到四世王时期的文坛大师、名家,虽是多人分章撰写,但结构仍很紧凑,语言风格也基本一致,其遣词造句,通俗晓畅,人物对话用语准确,符合身份和各自的性格特征。作品采用的诗体叫“平律格仑”,又叫“市井诗”,是最为通俗易懂的一种韵文形式,极适合于演唱“塞帕”,所以《昆昌昆平》被公认为塞帕文学中的顶峰。曼谷王朝六世王时的文学俱乐部将它评为“平律格仑诗之冠”。

为您推荐

《帕罗长诗》

《帕罗长诗》 : 这是一部流传较广,影响较大,深受人民喜爱的长篇叙事诗,但它为何人所作,作于何时,泰国文学史家们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它产生于帕纳莱国王时期(1656~1688),但是丹隆亲王考证:帕纳莱时代人..

《舞娘》

《舞娘》 :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位渔家女儿,因为容貌出众,小伙子们都想博得她的芳心。但姑娘却进了城,在一个颇有名气的班子里当了舞娘,并且和班子里弹吉他的青年结了婚,常在饭店里和庙会上表演民间舞。小..

《西巴拉伤怀诗》

《西巴拉伤怀诗》 : 原文中的“伤怀”一词取自高棉语,哭泣之意。用在文学体裁上就是思念情人、恋人、爱人的伤怀诗。传说西巴拉被流放到洛坤后写成这部作品。诗中有许多句子自称为“西”,这是此诗出自..

西巫拉帕

《三国》

《三国》 : 在泰文版本出现之前,随着中国移民的迁入,三国故事已在泰人的一定范围内流传,并深受喜爱,但因没有蓝本,故事不太完整。曼谷王朝一世王委托当时最负盛名的诗人昭披耶帕康(浑)组成两个班子,一个班..

奥·乌达恭

奥·乌达恭 : 生于泰国中部的佛统府那空猜是县,是家中最小的孩子。生下来一条腿就有残疾,但他自幼勤奋、聪慧,成绩名列前茅。早在中学时期,他就显露出文学创作的才华,作文总是得到老师的夸奖。空余时间常..

《玛纳斯》

《玛纳斯》 : 是一部反映吉尔吉斯族抵抗外族侵略、保全民族生存、捍卫民族尊严的宏大民族抗争史。从公元10世纪始,吉尔吉斯人屡遭侵犯,反抗侵略的征战从未间断过。频繁的征战中涌现出许多能征善战、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