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上健次 :
生于熊野古国和歌山县新宫市,卒于和歌山县东牟娄郡那智胜浦町。1953年入读新宫市千穗小学,在和歌山县立新宫中学读书时,开始文学创作。1962年进入新宫高等学校就读。在校期间,发表处女作《赤色仪式》。1965年高中毕业后,以补习迎考之名来到东京。在这个日本政治文化中心,他不断省察自己的文学身份,直至最终发现“路地”文学场所。后来,他放弃复读升学,与纪和镜相识、结婚,在东京定居下来。期间曾在羽田机场当搬运工,开大吊车,在体力劳动的间隙,专心读书写作。
他的早期创作受大江健三郎影响较大,但自认为受惠于日本战后教育制度,才得以读书识字。中上酷爱读书,W.福克纳、T.莫里森、J.鲍德温、J.欧文等都是他喜爱的美英作家,尤其是福克纳。1968年,中上结识了年长五岁的日本文艺评论家柄谷行人,两人成为终身挚友。在柄谷的建议下,中上开启了对福克纳的深度阅读,并由此开始以家乡熊野为舞台,构画了一个类似福克纳作品中的约克纳帕塔法世系的路地世界,即路地小说群。“路地”原意是胡同、窄巷,中上以此指代一个特别的生活世界,即以新宫被歧视部落为原型的虚构场域空间。他从小生活的新宫市东部长山地区,属于流民聚集的被歧视部落。在童年时期,玩伴之间就充斥着各种区分与禁忌,这使得中上较早认识到共同体中的“排除”机制,其文学创作也因此带有鲜明的地缘印记。
1976年1月,中上的中篇小说《岬》获第74届芥川奖,中上成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生的作家中第一位芥川奖获得者。在此之前,他的《十九岁的地图》《鸽子窝》《净德寺团队游》等短篇小说曾多次入围芥川奖候选作品。这些作品已初见对都市、现代化组织等社会文化本质的追问,对暴力、性、意识形态等作为抗争工具的效能,对语言的边际和文学书写可能性的探索等中上文学核心因素。小说《岬》将对主人公秋幸个人成长的描述融于对路地文化关系特质的揭示之中,由此开启了中上对路地世界的系列书写。《岬》与《枯木滩》(1977)、《天涯海角 至上之时》(1983)并称“路地三部曲”,这三部作品有着相似的人物和生活世界,但无论在主题上,还是创作手法上,三部小说均各具特色。带有日本传统“私小说”面貌的《岬》围绕中心人物的生活世界展开;《枯木滩》尝试更为宏观的呈现,对所谓“关系的反复”与“关系的关系”进行摹写;《天涯海角 至上之时》中的路地已伴随现实中的土地开发政策消失不在,贯穿三部曲的“父亲”走向自我毁灭。
其后,《千年愉乐》(1982)、《熊野集》(1984)、《日轮之翼》(1984)等小说中的路地从日常生活世界延展到神话性的空间。由6个短篇故事构成的《千年愉乐》自1980年7月至1982年8月以连载的形式刊出,是中上创作黄金期的作品,也是“路地小说群”中的集大成之作。在路地消亡之后的所谓“后路地”时代,中上又创作了《奇迹》(1989)、《赞歌》(1990)、《轻蔑》(1992)等新作品,继续探索变形或隐形后的路地。
在致力于小说创作的同时,作为一名积极的文化实践者,中上不仅撰写了《纪州:木国与根国物语》(1978)、《你是弥生人还是绳文人》(1984)等考察、反思日本历史与社会文化的随笔集,还召集同道,以“熊野学”为宗旨,创办了一所“无校舍无考试无校规”的文化组织——熊野大学,试图通过文学文化之道探寻路地的生存策略。晚年的中上更是跨越国界,从亚洲乃至全人类的角度思考路地的未来。
中上健次曾被文学评论家江藤淳评价为“温柔的巨人”,被作家三田诚广认为是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并称的日本现代文学双峰。在他不到50岁的短暂一生里,创作了总计15卷本的长短篇小说,6卷本评论、随笔集,尤其是中晚期以故乡被歧视部落为原型创作的路地小说,更是在现代日本文学史上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