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生门》 :
最早发表于1915年《帝国文学》11月号,1917年5月与《鼻子》《芋粥》等短篇小说合为短篇小说集《罗生门》由阿兰陀书房出版,1922年又被收录到改造社出版的选集《沙罗之花》中。故事以日本古典故事集《今昔物语》本朝世俗卷二十九“罗生门登上层见死人盗人语第十八”为基础,变通添加了卷三十一“太刀带阵卖鱼姬语第三十一”的部分内容,将人类生存之恶的利己主义描写得淋漓尽致。
作品题名来自位于朱雀大路的平安京正门罗城门,其在日本近代之前曾经表记为罗生门。故事背景是在两三年内接连发生饥馑、龙卷风、地震、火灾等灾害的平安时代的京都。一天傍晚,在荒废的罗生门下,一个年轻的家仆因几天前被主人解雇而走投无路。在果腹无术的情况下,想索性沦为盗贼,却没有勇气。这时,他察觉到罗生门二楼有人活动的动静,便上楼去查看。
楼阁上扔着许多遗体。一个老妪点着火把,正从女尸的头上揪拔头发。家仆见状,怒火中烧,拔刀袭向老妪。老妪说明是要用拔下的头发制作假发出卖。她说,拔下死人的头发做假发是行恶,但自己为了活命没有办法。这里的死人生前同样行恶,就如被拔头发的这个女人,生前也将蛇干当作鱼干卖。那些恶都是为了生存的无奈之举。所以拔了女人的头发,这个女人也会原谅她的。
面对拔头发的老妪,家仆有着强烈的正义之心。但听了老妪的话后,他却莫名其妙地产生了某种勇气。他按住老妪,剥下她的衣物,一脚把她踢到了死尸堆里,留下“若不然我就得饿死”的话,消失在漆黑的暗夜中。
《罗生门》以精巧的构思、精炼的文笔,通过对家仆上楼遇到老妪前后心理、行为变化的描写,揭示了利己主义在社会上的风行,表现了作家悲观、复杂的内心世界。
《罗生门》作为芥川的处女作在最初发表时并未受到重视,后来芥川成名后才被视为名篇,已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中国,鲁迅首先将其译为中文,载于1923年《日本现代小说译丛》,后收入启明书局1937年出版的《日本文学名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先后有楼适夷、吕元明等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