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S. :
生于明尼苏达州的索克中心,卒于意大利。在耶鲁大学求学期间,曾一度离开学校,在U.辛克莱创办的赫利孔社会主义居民试验区工作。1907年大学 毕业,当过编辑,并开始创作。1920年,他的长篇小说《大街》出版,引起巨大反响。接着,他又写成《巴比特》(1922)和《阿罗史密斯》(1925)。这3部小说被认为是他的最优秀之作。其中《阿罗史密斯》曾获1926年的普利策文学奖,但他拒绝受奖。此后又写了《埃尔默·甘特利》(1927)、《多兹沃思》(1929)等长篇小说。193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30年代以后,他的作品缺乏深度,写作技巧也大不如前。 刘易斯故居
20世纪初期,美国有一部分作家打破了把乡村生活田园诗化的传统,开始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乡村生活。这一文学现象被称为“乡村的叛逆”。刘易斯是其中的代表作家,他的作品大多以乡村和小市镇生活为题材。《大街》的女主人公卡罗尔与丈夫威尔·肯尼科特来到明尼苏达的戈弗草原,发现生活平庸而乏味,人们安于现状,对新鲜事物怀有固执的偏见。卡罗尔立志改造环境,为沉闷的生活带来生气和乐趣,但遭到大多数人的抵制,威尔对此颇不以为然。卡罗尔在失望中只身离开戈弗草原,来到华盛顿,但两年之后又随同前来找她的威尔回到戈弗草原,决心像大多数人一样生活下去。《大街》揭示了小市镇生活的闭塞和保守,嘲讽了市民的褊狭、愚昧,也讥刺了知识分子的浅薄和软弱。由于刘易斯的这部作品,“大街”几乎成了美国社会保守生活的代名词。
《巴比特》中的主人公巴比特是个经营地产的掮客。他家境富有,追求享受。有一天他突然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感到厌倦,想方设法去开辟新的生活天地。但他的行动遭到非议,他无力摆脱外界的压力,最后不得不回到原来的生活轨道上。“巴比特”这个词成了庸俗的市侩的同义词。不少评论家认为这部书是刘易斯文学创作的顶峰。
《阿罗史密斯》反映了20年代美国医学界的状况。阿罗史密斯曾在乡间行医,也曾在城市的卫生部门工作,都因工作不顺利先后离开。最后他来到纽约的玛格克学院,希望能够专心从事有益于人类的科学研究,但那里同样存在着竞争,人们对名利的追求使他感到压抑。后来有个地区发生传染病,他去试验他研究的噬菌体,不幸失败,妻子也死去。他回到玛格克学院。由于不能忍受第二个妻子频繁的社交活动对他的干扰,他离开纽约,来到一个农庄,继续进行科学研究。这部小说反映了两种对立的道德观念,对于医学的商业化及腐朽的社会给予了辛辣的讽刺。
刘易斯,S.《埃尔默·甘特利》刻画了一个灵魂丑恶、手段卑鄙、到处招摇撞骗的教士,揭露了美国宗教生活中的虚伪和欺诈。
刘易斯写了20多部长篇小说,题材比较狭窄,他的视野从未超越中产阶级,从某些侧面揭示了中产阶级生活中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改造社会的愿望。他是中产阶级的代言人。他批判这个阶级,又同情它、喜爱它,他承认对于中产阶级人物的喜爱“超过对世界上任何人的喜爱”。
刘易斯的小说很少以情节取胜,他的特点是对细节作详尽的描绘,采取夸张的手法,达到漫画式的讽刺效果。美国当代的批评家一般认为他不是一个有独创性的艺术家,而是目光敏锐的观察家、文笔生动的新闻报道家、杰出的小说摄影师。美国中产阶级的言谈举止及精神风貌通过他那支生花妙笔跃然纸上。
刘易斯在20年代曾经红极一时,之后美国评论界对他的评价有所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