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勒论读书

奥斯勒论读书:

奥斯勒(1849-1919)加拿大医师、医学教育家。

曾在麦吉尔大学学医并任教。1888年到美国巴尔的摩新建立的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1892年,发表《医学原理和实践》,成为当时最受欢迎的教科书。是伦敦皇家学会会员。

1904年任牛津钦定讲座教授及博德利图书馆馆长。奥斯勒由衷赞美书,“书一直是我的心爱物,况且我又从书中获得不可胜计的好处,研究疾病的现象而无书的指引,等于是在海图上找不到目标的海上航行,而光读书却不与病人接触,那就等于根本没有出海一样”(《书与人》)。

他说“不念书的行医一定很糟,那就不足为奇了”,假若医学界的同仁都喜爱读书,那他“一定能化腐朽为神奇,甚至起白痴为先知了”。而对于书的藏身所——图书馆,奥斯勒更是流露出满腔感激,他喻一座图书馆为一种大型的催化剂,“它可以加速一个行业的滋养和增长率”。

参见 奥斯勒十五分钟读书法

为您推荐

罗斯金论读书

罗斯金论读书:约翰·罗斯金(1819-1900),英国艺术家、评论家和作家。生于伦敦。幼年时就表现出对书籍的爱好,常读《圣经》、《天路历程》和《鲁滨逊漂流记》等书。青年时代以诗歌开始了文学创作。曾到欧洲大陆旅行。毕业于..

斯威夫特论读书的两种态度

斯威夫特论读书的两种态度:江奈生·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作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15岁入都柏林三一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一生中除了给一退休大臣当了几年私人秘书外,其余时间皆担任教职并从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

阿诺德论读书

阿诺德论读书:马修·阿诺德(1822-1888),英国诗人、文艺批评家。曾受教于拉格比公学。牛津大学毕业后留校,后任督学兼诗歌教授。主要作品有《吉普赛学者》、《迨尔西斯》、《索拉普与鲁斯通》等,并有大量文论作品发表。认为..

济慈论读书

叔本华论读书与思考

叔本华论读书与思考:叔本华(1788-1860)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1819年发表重要着作《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直到1853年之后,他的哲学才为世人重视。叔本华十分强..

莱布尼茨论读书

莱布尼茨论读书: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1646-1716),德国科学家、哲学家。生于莱比锡。曾担任过外交官、王家图书馆馆长等职。家庭藏书较丰,使他从小就接触到许多古典作家的作品,熟悉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15岁入莱比..

冯骥才论写书比读书幸福

冯骥才论写书比读书幸福:冯骥才在1989年10月撰写的随笔《无书的日子》中提出了“写书比读书幸福得多”这一命题。他首先自述在“无书的日子”里,“读书如听音乐,一进入即换一番天地。时入蛮荒远古,时入异国异俗,时入霞光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