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本质问题

    关于教育本质问题 : 过去由于前原苏联教育理论的影响,一直把教育当作上层建筑来研究。于光远在《学术研究》1978年第3期上发表《重视培养人的研究》一文,他提出:在教育这种社会现象中,虽然包括着某些属于上层建筑的东西,但整个说来,不能说教育就是上层建筑。此后,不断有人就教育本质问题撰文,展开相当活跃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基本上仍坚持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或基本是上层建筑。持这种观点的人是根据毛泽东论文化和学校教育是上层建筑的论点,认为学校教育的本质主要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是一种精神活动。教育思想、方针政策、制度等属于上层建筑。教育作为上层建筑,它的特点不是随新的基础而简单的消灭,而具有历史继承性,必须通过批判继承。这种观点并不否认教育对生产有促进作用,但认为这种作用不是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培养人来间接地实现的。在阶级社会里,教育具有阶级性。(潘懋元:《在教育是否属于上层建筑讨论中若干有待商榷的问题》,《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论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第二种观点认为,教育是生产力。于光远在《关于教育是生产力的问题》(《教育研究》1980年第5期)中认为,教育是不是生产力,取决于教育这种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他根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理论,认为教育的劳动虽是较间接地作用于劳动对象的劳动,但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的劳动,教育的劳动是生产劳动。因此,他的结论是,教育是生产力。他指出,“教育变为直接生产力的过程就是教育本身,就是培养作为生产力最重要的人,提高他们的生产知识、劳动技能的水平。”“教育作为一种生产与其他的生产是有其特殊性的。它的劳动对象,就是受教育者。它的产品,就是受教育者的智慧、才能、品德、性格。”对于教育来说,它的劳动手段,它的工具也是不一样的。它除了物质工具以外,还有非常重要的精神工具,就是能够用自己的知识传授。”“在现代化的生产上,作为传授知识、技能的手段的教育,已表现为巨大有效的重大生产力。”
第三种观点认为,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性质。李继之在《关于教育的属性问题》(《教育研究》1981年第2期)一文中指出,教育是有阶级性的,但阶级性并不是教育的唯一本质。“教育应该肯定它的上层建筑的性质,也应该把它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之内,这是因为教育无论在任何一种社会制度下,总要由当时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作指导。而这种指导思想又是由自己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经济基础服务的。经济基础改变了,教育的指导思想也要随之而改变。”另一方面,从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教育决不仅是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教育从来也是、现在更是、将来尤其是生产力的重要因素。”
第四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龚永宁撰文《简论教育的本质和职能》(《教育研究》1986年第12期)认为,生产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的,人类的生产有两种,即“物的生产”和“人的生产”,二者都是历史中的决定因素。与“物的生产相适应,有通常所谓“三大实践”,即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它们是“物的生产”的形式、方法和途径;与“人的生产”相适应,即有至今尚未获得其应有地位的教育实践,它是“人的生产”的形式,方法和途径。人们通过教育实践把柔弱无知的婴儿培养成为能够担负一定社会职责的成人。因此,“教育就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是一种社会的基本实践活动。它同‘物的生产’及其实现方式‘三大实践’一道,共同构成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就是教育的本质。”
第五种观点,针对第四种观点进行批评。王希尧在《教育研究》1987年第5期发表《评“教育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实践”》一文认为:“教育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是人的生产,即是说人的生产是在政治、经济制约下的生产,而又是不包含生物性的生产(种的蕃衍)。因此,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教育是社会劳动能力的生产实践活动。其论点有三条:第一,教育是社会实践活动;第二,教育具有社会性,它要受政治经济的制约;第三,教育把人作为对象,它的存在是与物质生产这一基本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社会离不开物质生产,物质生产离不开教育,教育赋与人以社会生产的能力。
第六种观点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力。廖明伟在《教育研究》1987年第11期上发表《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力》,文章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对上述第四种观点提出质疑;第二部分论证了教育是精神生产力,有四条论据,一是物质和精神是哲学的一对基本范畴,二者的关系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二是生产力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部分。三是教育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职能在于启迪、促进和发展人的精神世界。四是精神生产力是教育的最近属概念,精神生产力是人类征服、改造和发展其自身精神世界的能力。最后,文章指出教育是不同于其它精神生产力(如文学、艺术、宗教等)的一种特殊精神生产力。一方面,从精神生产的过程看,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把丰富的精神世界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同时又使受教育者接受并掌握,是“外化——内化”统一的过程,而其他精神生产力则仅是表现而已,是“外化”过程,与教育相比,它们不包括人们对这些外化出来的东西接受的过程——即“内化”过程。另一方面,从精神生产的结果看,文学、艺术等其它精神生产力活动的结果是一些观念形态的精神产品,而教育的结果则主要是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的完善和提高。文章认为,“教育是使外化了的精神有效内化于对象的精神世界,并使之在其中得到最大增殖的精神生产力。”

为您推荐

干部理论教育的宣传

干部理论教育的宣传 : 广大干部认真学好各种有用的理论,对于提高广大干部的理论素质,做好本职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要做好干部理论教育的宣传,一般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要宣传干部学习理论的重要性。..

理论教育

理论教育 : 以马克思主义和现行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为内容的宣传叫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在整个宣传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可以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高运用马..

本质与现象

本质与现象 : 本质是事物的内部联系,是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趋向的东西。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是本质在各方面的外部表现。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统一关系。任何事物都有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人们认识事..

《中国古代教育家》

《中国古今教育家》

《中国古今教育家》:凡喆、一芬编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2年10月版。17.9万字。介绍孔子、墨子、孟子、荀子、董仲舒、王充、韩愈、张载、王安石、朱熹、王守仁、王夫之、颜元、戴震、蔡元培、陶行知、鲁迅、杨贤江、徐..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安徽省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会编。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6月版。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近代杰出的教育家。本书收历史照片130余幅,分青少年时期、初期的教育实践、倡导普及教育时期、推行国难教育时..

《中国教育家的故事》

《中国教育家的故事》:文启煌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11月版。38万字。收集近90位古、近、现代教育家的五百多则小故事,反映了教育家为我国教育事业建立的功勋及其人格。分为十二篇,包括励志修养,树人育才、尊师爱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