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戏剧改编本的兴寰

外国戏剧改编本的兴寰:

1918年至1921年间,在中国发表和出版外国戏剧的中译本约三十种,主要为易卜生、史特林堡、萧伯纳、莎士比亚等人的剧作。

这些译本由于生硬的照搬原文,演出效果很不好。《华伦夫人之职业》上演的失败,即为一例。于是有人主张将外国剧本加以改编,认为“我们拿到一种好剧本在手里,如果是爱它而想把它拿到中国舞台上去实用,一定要毫无顾忌地用大刀阔斧的手段来裁剪一下——麻烦的地方去之,不明白的地方增之,只消不失原意就是;遇到万不得已的时节,即使加一幕或减一幕也只得毅然动手。”(汪仲贤:《本社筹备实行部的提议》)这个意见得到了广泛的赞同。

1924年4月,洪深根据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原作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上演后获得成功。改编本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情节结构,但将剧本地点改成上海,人物全改成中国名字,生活细节与语言习惯,以至于个别情节也作了改动,使之中国化,成为一部讽刺中国“绅士”腐朽、伪善面貌的剧本,反映了作为冒险家的乐园的上海十里洋场的生活,因此很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轰动了上海滩。

此后,洪深又根据巴里的《亲爱的勃鲁脱斯》改编的《第二梦》,欧阳予倩根据托尔斯泰的《黑暗的势力》改编的《欲魔》,陈治策据法郎士同名小说改编的《哑妻》,顾仲彝据华尔特的《捷径》改编的《梅萝香》,师陀和柯灵据高尔基的《底层》改编的《夜店》,马彦祥据萨都的《祖国》改编的《古城的怒吼》,焦菊隐据哥尔多尼的同名话剧改编的《女店主》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后,由于中国话剧创作的日趋繁荣,以及外国戏剧翻译质量的提高,逐渐地取代了曾经风行一时的外国戏剧改编本。

为您推荐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

抗战十年来中国的戏剧运动与教育:洪深着。1948年10月列为“中华教育界丛刊之一”,由中华书局出版。1947年4月4日作,共分八部分:一、戏剧如何教育观众;二、戏剧服务抗战;三、“演剧宣传”与“巡回教育”;四、民间形式与地方戏..

《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的失败及讨论

《华伦夫人之职业》演出的失败及讨论:《华伦夫人之职业》是英国剧作家萧伯纳的着名社会问题剧。汪仲贤说服了新舞台的班主夏月润、夏月珊兄弟,于1920年10月16日起,演出了这个剧目。排演和准备工作严肃认真,在上海五家报纸..

抗战八年的历史剧

抗战八年的历史剧:郭沫若于1946年4月3日在重庆抗建堂所作的讲演,记录稿发表于同年5月22日重庆《新华日报》。讲演中谈论了历史剧的概念,抗战时期历史剧创作的概况,抗战后期历史剧激增及其原因,对历史剧的认识,历史剧的语言,..

戏剧究竟是什么

新剧运动

新剧运动:1907年春,我国留日学生曾孝谷、李息霜等组织的春柳社,在东京演出了小仲马的《茶花女》第三幕。接着又排演了根据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改编而成的五幕剧《黑奴吁天录》,获得成功。辛亥革命后,春柳社部分社员..

戏剧运动的今日与明天

戏剧运动的今日与明天:夏衍着。收入《边鼓集》(重庆美学出版社1944年10月初版)。文章在回顾中国现代戏剧所走过的道路时认为:“‘即于现实,即于人民’,这是我们的传统”。清末的文明戏演员曾为宣传共和而牺牲生命,“从爱美..

我们的自己批判——“我们的艺术运动之理论与

我们的自己批判——“我们的艺术运动之理论与实际”(上篇):田汉着。原载《南国月刊》1930年第2卷第1期。该文是田汉在党的影响下,在无产阶级戏剧运动的推动下,第一次自觉地对自身小资产阶级的浪漫、感伤倾向进行公开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