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至1921年间,在中国发表和出版外国戏剧的中译本约三十种,主要为易卜生、史特林堡、萧伯纳、莎士比亚等人的剧作。
这些译本由于生硬的照搬原文,演出效果很不好。《华伦夫人之职业》上演的失败,即为一例。于是有人主张将外国剧本加以改编,认为“我们拿到一种好剧本在手里,如果是爱它而想把它拿到中国舞台上去实用,一定要毫无顾忌地用大刀阔斧的手段来裁剪一下——麻烦的地方去之,不明白的地方增之,只消不失原意就是;遇到万不得已的时节,即使加一幕或减一幕也只得毅然动手。”(汪仲贤:《本社筹备实行部的提议》)这个意见得到了广泛的赞同。
1924年4月,洪深根据英国剧作家王尔德原作改编的《少奶奶的扇子》,上演后获得成功。改编本保留了原作的基本思想、情节结构,但将剧本地点改成上海,人物全改成中国名字,生活细节与语言习惯,以至于个别情节也作了改动,使之中国化,成为一部讽刺中国“绅士”腐朽、伪善面貌的剧本,反映了作为冒险家的乐园的上海十里洋场的生活,因此很合中国观众的口味,轰动了上海滩。
此后,洪深又根据巴里的《亲爱的勃鲁脱斯》改编的《第二梦》,欧阳予倩根据托尔斯泰的《黑暗的势力》改编的《欲魔》,陈治策据法郎士同名小说改编的《哑妻》,顾仲彝据华尔特的《捷径》改编的《梅萝香》,师陀和柯灵据高尔基的《底层》改编的《夜店》,马彦祥据萨都的《祖国》改编的《古城的怒吼》,焦菊隐据哥尔多尼的同名话剧改编的《女店主》等,都在社会上产生一定的影响。此后,由于中国话剧创作的日趋繁荣,以及外国戏剧翻译质量的提高,逐渐地取代了曾经风行一时的外国戏剧改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