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诗言志

[诗经]诗言志:

“诗言志”一语首见《尚书·舜典》所载虞舜对乐师夔的一段话中:“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先秦古籍还有多处相同的记载,如《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载赵文子对叔向说:“诗以言志。”《庄子·天下》云:“诗以道志。”《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从中可见,“诗言志”的观念当出现很早,并且是先秦各派学者的普遍认识。朱自清《诗言志辨》称“诗言志”是中国诗论的“开山的纲领”,并作了详细精审的解释,概括而言,要义有三:其一,古“诗”“志”二文同用,故许慎《说文》云:“诗,志也。从言,寺声。古文作,从言,之声。”径以“志”训“诗”。其二,引闻一多《歌与诗》中的解释:“志与诗原来是一个字”,“志字从。

卜辞作业,从止下一,象人足停止在地上,所以本训停止。‘志’从从心,本义是停止在心上。停在心上亦可说是藏在心里。”“志有三个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但是到了‘诗言志’和‘诗以言志’这两句话,‘志’已经指‘怀抱’了。”其三、引《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孔颖达《正义》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情、志一也。”“汉人又以‘意’为‘志’,‘情和意都指怀抱而言’,但这种志,这种怀抱是与‘礼’分不开的,也就是与政治、教化分不开的。”在《诗经》时代,基本上是情、志不分,都属于人之“怀抱”。不过,从《尚书·舜典》所记“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可以看出,在“诗言志”理论提出之时就已带有伦理道德的政教色彩。

在用诗之时,就已侧重言政治教化之“志”。情,志有了一定的分离。

在汉代经生说诗发挥经义之后,才将情、志截然分开,直接影响了中国古代诗论中“诗言志”与“诗缘情”两种诗歌理论与创作的分道扬镳。“诗言志”观念的出现,标志着周人对诗歌抒情言志艺术本质的理性认识,从此在周人那里,诗歌不再仅仅是一种即兴或自然生发的艺术,而是成为自觉的有目的的艺术创作。

为您推荐

[诗经]采诗说

[诗经]采诗说: 先秦古籍中没有明确提出采诗说,但有两条与此说相关的记载:《孟子·离娄下》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说文解字》曰:“,古之遒人以木铎记诗言。”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曰:“《..

[诗经]风、雅、颂的分类标准

[诗经]风、雅、颂的分类标准: 关于风、雅、颂的分类标准,古来也众说纷纭,其中影响较大的说法有四种:1.按照诗歌的政治功用划分。如《毛诗序》说:“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

[诗经]诗经名称的由来

[诗经]诗经名称的由来: 《诗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最初被称为《诗》或《诗三百》。战国时始称为“经”:《庄子·天运》:“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荀子·劝学》:“学恶乎..

[诗经]二南独立说

[诗经]礼乐文化

[诗经]礼乐文化: 以实践理性精神为基本特征的周代文化,也被后世称之为“礼乐文化”。周人把他们的文化精神,从哲学政治思想到经济政治制度,都融汇于具有鲜明的实践特征的“礼”的范畴中去,同时也渗透于具有教化功能的“乐..

[诗经]瞽

[诗经]瞽: 盲人。古代乐官。《周礼·春官》郑司农曰:“无目联谓之瞽。”《周颂·有瞽》一章:“有瞽有瞽,在周之庭。”毛《传》:“瞽,乐官也。”郑《笺》:“瞽,矇也,以为乐官者,目无所见,于音声审也。《周礼》:‘上瞽四十人,中瞽百..

[诗经]四诗

[诗经]四诗: 古人所说“四诗”,其义不一:有时指汉代四家诗:齐诗、鲁诗、韩诗、毛诗。有时指《诗》之四体:风、小雅、大雅、颂;或指南、风、雅、颂(参见“二南独立说”条)有时指南、豳、雅、颂,如顾炎武《日知录》:“《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