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周人用诗

[诗经]周人用诗:

春秋时期主要是周人运用《诗经》的时期。

战国时期在周人用诗之中融进了一些说诗、论诗的内容,可视之为《诗经》研究的萌芽期。顾颉刚先生把周人的用诗分成“为了应用而做的诗,和采来的诗而应用”两类,并概括为四种用法:“一是典礼,二是讽谏,三是赋诗,四是言语。诗用在典礼与讽谏上,是它本身固有的应用;用在赋诗与言语上,是引伸出来的应用。引伸出来的应用,全看用诗的人如何,而不在诗的本身如何。

”(《〈诗经〉在春秋战国间的地位》,《古史辨》三册下)周人用诗方法颇多,除典礼、讽谏、赋诗、言语之外,至孔子教诗时,又强调用诗修养道德、增长学识,提高举一反三的应变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至孟子、荀子说诗时,又重视用诗为论据论证儒家义理。据统计,《国语》引诗31条,其中逸诗1条;《左传》引诗219条,作者引诗及孔子引诗48条,中有逸诗1条;列国公卿引诗101条,中有逸诗5条;列国宴享歌诗赠答70条,中有逸诗3条;《孟子》引诗33处,无逸诗;《墨子》引诗10条,其中逸诗3条;《荀子》引诗84条,其中逸诗7条(参见傅道彬《〈诗〉外诗论笺》)。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周人用诗主要是对《诗》三百篇的应用。

习诗用诗已成为周人的一种风尚,诗已成为语言交流的工具,道德修养的象征,微言相感的中介,外交官吏的基本功,若能娴熟恰切地用诗,会被称赞为知礼,反之,就会受到人们的奚落嘲讽。所以闻一多说:“诗似乎没有在第二国度里像它这样发挥过那样大的社会功能。在我们这里一出世,它就是宗教、是政治、是教育、是社交,它是全面的社会生活。”(《神话与诗·文学的历史动向》)周人用诗,从用《诗》的方式到对《诗》的认识都直接影响了汉代经生的用《诗》,汉代经生沿用周人旧法发挥儒家的伦理道德,比附经义。

为您推荐

[诗经]尽善尽美

[诗经]尽善尽美: 《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注:“《韶》,舜乐名。谓以圣德受禅,故尽善。《武》,武王乐也。以征伐取天下,故未尽善。”朱熹《论语集注..

[诗经]赋诗言志的功用

[诗经]赋诗言志的功用: 春秋赋诗言志的功用是多方面的:1.可以古之善比今之善,以示恩好之义。诸侯在朝会宴飨上赋诗多属此类。如《小雅·六月》本是歌颂文武全才的尹吉甫辅佐康王征讨狁师捷凯旋的诗,春秋赋诗时多次用尹吉甫..

[诗经]《商颂》的时代

[诗经]《商颂》的时代: 《国语·鲁语》载鲁国大夫闵马父语说:“昔正考父校商之名颂十二篇于周太师,以《那》为首。其辑之乱曰:‘自古在昔,先民有作,温恭朝夕,执事有恪。’先圣王之传恭,犹不敢专,称曰:自古,古曰在昔,昔曰先民。”..

[诗经]三复白圭

[诗经]《国风》是否民歌

[诗经]《国风》是否民歌: 讨论《国风》是否民歌,应首先明确“民歌”的含义,再考察《国风》文本的艺术特征与之是否相符。民歌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其狭义是指“劳动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若用这个标准去衡定,莫说《国..

[诗经]诗与乐

[诗经]诗与乐: 关于《诗经》与音乐的关系,古来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三百五篇全部入乐,一种认为部分入乐,部分为徒歌。南宋程大昌以前几乎是众口一词,以为《诗》皆为乐歌,自程大昌《诗论》提出“《南》、《雅》、《颂》之..

[诗经]兴道讽诵言语

[诗经]兴道讽诵言语: 《周礼·春官·大司乐》云:“大司乐……以乐语教国子:兴、道(导)、讽、诵、言、语。”大司乐和太师都是周朝主管音乐的官吏,“乐语”即歌辞,也就是《诗三百》,大司乐教国子与太师教瞽矇所使用的音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