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物赋形 : 宋代苏轼提出的艺术创作原则。语出其《自评文》:“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不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物,指描写对象;形,指艺术表现形式。苏轼借水流以喻文,认为文无定格,而取决于描写对象本身。苏轼受庄子“法天贵真”思想的影响,重视艺术表现上的自然之美,又受其父苏洵“风水相遭,自然成文”说的影响,从而主张“随物赋形”,不牵强矫合,“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一任自然。苏轼在《艳滪堆赋》中说的“江河之大与海之深,而可以意揣,唯其不自为形,因而物以赋形,是故千变万化,而有必然之理”。也表明了同样的意思。从另一角度说,艺术家在创作中只有根据表现对象的性质采取相应的表现形式,才可能较好地传达出对象的形貌神态。这就是苏轼在《书蒲永升画后》指出的,善画水者能“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