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调说 : 中国古代的一种论诗主张,提倡者为明代前后七子和清代的沈德潜。明代以前,“格调”一词兼指诗歌的思想内容和声律形式两方面,“格”与“意”相联系,“调”与“声”相联系。明代前后七子在将“格调”看作诗歌创作的决定因素的同时,也将“格调”变为一个纯形式的要求, “格”求其高古,“调”求其宛亮,试图借此来矫正明初以来的台阁体啴缓冗沓诗风。沈德潜继承了明代前后七子的格调说,作为其论诗主张。本来沈德潜重倡格调,也是为了提倡一种雄浑壮大的诗风,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却不免偏于琐碎的章法声律。如《说诗晬语》中要求长篇诗歌于铺叙中有峰峦起伏,短诗则于收敛中能含蓄无穷,“伦次整齐,起结完备,方为合格”。“诗以声为用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显然,沈德潜说的“格调”,实为格式声调之义。既少理论价值,也没有什么新的发展,所以一经提出,即受到不少人的批评。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