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训诂流派。南北朝时期,南北割据,经学、训诂学传授殊途,学术风尚各异,形成北学与南学之分。北国崇尚儒学,延续东汉古文经学、郑学的流波,《周易》、《尚书》、《毛诗》、《三礼》用郑玄注,《左传》用服虔注,《公羊传》用何休注,以章句训诂为学问,学风朴实。代表人物有徐遵明、熊安生。南方承袭魏晋风气,玄学流行,《周易》用王弼注,《尚书》用伪孔传,《左传》用杜预注,《毛诗》、《三礼》用郑玄注,重文辞而轻经术。又受佛学讲经风气影响,登台讲疏,出现义疏体。代表人物有皇侃。北学墨守师法,不能别出新义,守成多于创新。南学不拘家法,贵有心得,重在义理。《隋书·儒林传叙》评价:“南人约简,得其英华;北学深芜,穷其枝叶。”南朝末年,南学北传,北人纷纷改从南学,学术交融,趋向统一。
北学与南学(语言)
北学与南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