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韵学理的研究(语言)

等韵学理的研究(语言):

音韵学史研究内容之一。宋元时代,等韵图的制作着重于表现韵书中的反切系统,等韵理论的研究限于门法的范围。至明清时代,大多数韵图转而表现当时当地的语音体系,或在旧的韵图的基础上加以改作,韵图的制作趋于多样化,同时等韵理论的研究也得以深入。这一时期等韵理论的研究有三种不同的角度:(1)从音理的角度研究。主要成果有桑绍良《青郊杂着》、袁子让《字学元元》、叶秉敬《韵表》、方以智《通雅》音韵部分、赵绍箕《拙庵韵悟》、江永《音学辨微》、劳乃宣《等韵一得》、张祥晋《七音谱》等。(2)从阴阳、五行、术数等角度研究。主要成果有吕坤《交泰韵》、乔中和《元韵谱》、吴继仕《音声纪元》、马自援《等音》、林本裕《声位》、潘耒《类音》、方本恭《春水船易学》等。(3)从音律的角度研究。主要成果有葛中选《泰律篇》、周赟《山门新语》、龙为霖《本韵一得》、都世德《黄钟通韵》等。

为您推荐

品位说(语言)

品位说(语言):语法学说之一。王力《中国现代语法》、《中国语法理论》主张通过词品把词类与一定句法中的词联系起来,用品说明词的变化用途。孤立的词讲类而不讲品,入句的词讲品而不讲类。位即指品词在句中的位置。如主语..

关于《切韵》性质的讨论(语言)

关于《切韵》性质的讨论(语言):音韵问题讨论之一。关于《切韵》性质的研究和讨论是涉及汉语史研究的根本问题。历史上关于《切韵》性质的讨论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从唐代到清代乾嘉学派以前,讨论内容主要集中在《切韵》..

明清等韵学理的运用(语言)

明清等韵学理的运用(语言):音韵学史研究内容之一。明清时代学者们对于等韵学理论曾经作了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成果的运用表现在:(1)运用等韵学理制作韵图,置于韵书之首,以表现韵书中的反切系统,如章黼的《韵学集成》、李光..

虚字实字说(语言)

反切改良运动(语言)

反切改良运动(语言):明清之际,为使反切用语更适于拼读而开展的修订改进反切的研究活动。主要成果有明代吕坤的《交泰韵》(1603年)、金尼阁的《西儒耳目资》(1626年)、清代杨选的《声韵同然集》(1659年)、潘耒的《类音》..

等韵门法的发展(语言)

等韵门法的发展(语言):音韵学史研究内容之一。从唐写本守温韵学残卷已经载有简单的*等韵门法,《通志·艺文略》曾着录《切韵内外转钤》、《内外转归字》看,早期的等韵门法数量较少,内容也较单纯,而且门法和韵图是分别行世..

叶韵说(语言)

叶韵说(语言):音韵学说之一。六朝隋唐至宋代后,按当时语音诵读上古诗歌和其他韵文多有不谐,便改读韵字,以求谐和。这种改读称为叶韵。如朱熹在《诗经·周南·卷耳》“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下注:“音肱,叶古黄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