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定(语言)

有定(语言):

同“无定”相对。名词性成分在具体话语中的一种属性。言语交际中,发话人使用某个名词性成分,并预料受话人能够将所指对象与语境中某个特定的事物等同起来,能够把它与同一语境中可能存在的其他同类实体区分开来,这个名词性成分就是有定的。如“那幢房子早就拆了”,“那幢房子”是说话人和受话人共知的,并且能够将它们与某个特定的事物等同起来。汉语的有定分两种情况:(1)在语境中,名词性成分的所指对象是独一无二的;(2)虽然有其他同类的事物,但受话人能借助语言信息和非语言信息将所指对象与其他同类的事物区分开来。有定的形式标志可以从三方面识别:(1)成分本身的词汇表现形式。如人称代词往往是有定的。(2)成分所带定语的性质。如领有性定语有强烈的定指性质,因此,其中心语往往是有定的。(3)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如“把”字句中“把”的宾语,一般由有定名词性成分充当。

为您推荐

明喻(语言)

明喻(语言):也叫“直喻”、“显比”。比喻之一。本体和喻体都出现,表示相似关系。常用比喻词“象”、“好象”、“比如”、“宛如“、“如同”、“好比”、“好似”、“象……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

语言体系中的同义结构(语言)

语言体系中的同义结构(语言):也叫“语言的同义手段”。同“言语表达中的同义结构”相对。指全民共同语中的语音同义结构、词汇同义结构、语法同义结构(包括句式同义结构)等。它们是语言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固定的同义..

两大分野说(语言)

两大分野说(语言):关于修辞现象和修辞手法的系统及其特点的一种学说。陈望道《修辞学发凡》提出把修辞现象、修辞手法分为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两类。它们有各自的内容、目的、表达要求和接受要求、逻辑基础、逻辑和语法..

话题(语言)

书面语修辞(语言)

书面语修辞(语言):同“口语修辞”相对,书面语言中特有的修辞现象。特点有:(1)选词炼句趋向规范化、严密化、复杂化。(2)充分利用书写形体的表达功能,以构成一些特有的修辞方式,如汉语修辞中的析字、联边等。(3)篇章结构严..

比喻词(语言)

比喻词(语言):比喻三要素之一。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可分为两类:(1)明喻式比喻词。如“象”、“好象”、“比如”、“宛如”、“如同”、“好比”、“好似”、“象……一样”、“如……一般”、“仿佛……似的”、“..

情境意义(语言)

情境意义(语言):语境意义之一。某个特定的词、词组或话语片断在具体的言语环境中产生的意义,包括:(1)情义。由说写者的主观感受、动机、意图、思想感情及听读者的年龄、职业、修养、文化水平、生活阅历的影响而产生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