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音系(语言)

汉代音系(语言):

古汉语音系之一。其说不一。这里大体依据王力的意见并加以补充。关于汉代的声母,王力认为尚没有足够的材料可供考证,因而缺而不论,并假定汉代声母和先秦声母一样,或者说变化不大。国内对这一时期的声母研究基本上是空白。国外虽对西汉时期的声母情况尚未得其详,但东汉声母研究已有相当成果。根据美国柯蔚南《东汉音注的声母系统》,则东汉的单辅音和复辅音声母系统当如下表:

关于汉代的韵部,王力根据张衡及其同时代的作家(如马融)的韵文分析,认为有二十九个韵部。如下表:

汉代韵部虽与先秦韵部基本相同,但音值和所属字类差别都很大。音值如歌部由[ai]变为[a],鱼部由[a]变为[],药部由[ok]变为[k](随着读音的演变,原名沃部也改名药部),屋部由[k]变为[ok],东部由[η]变为[oη]。阴阳入三声的对应关系也有一些改变,歌部与阳铎两部对应,鱼部与药部对应,宵部与东屋两部对应,都和先秦不同。字类的改变如:(1)支部范围扩大;(2)耕部范围扩大;(3)歌部范围改变;(4)阳部范围缩小;(5)鱼部范围改变;(6)宵部范围扩大;(7)幽部范围改变;(8)文部范围缩小。汉代的声调系统和先秦的声调系统基本一致,即先秦的长入在汉代尚未变为去声。

为您推荐

俟母独立说(语言)

俟母独立说(语言):关于中古声母的学说。董同龢和李荣认为在《切韵》音系中俟母为一独立声母。俟母只有“漦”、“俟”两个小韵,其所以应该成为一个独立的声母,主要理由有:(1)《切韵》:“漦,俟之反”,“俟,漦史反”;《王三》:‘..

《切韵》三等韵分A、B、C、D四类说(语言)

《切韵》三等韵分A、B、C、D四类说(语言):邵荣芬对《切韵》三等韵的一种分类。其《切韵研究》把《切韵》的三等韵分为A、B、C、D四类。这四类与等韵图的关系是:等韵图全列三等的韵,叫三A,是标准的三等韵。等韵图按声母分..

上古无介音说(语言)

上古无介音说(语言):关于上古介音(韵头)的学说。李方桂有古无合口介音说,认为中古的合口介音来自上古圆唇声母如[kw-]等。李新魁进一步提出上古没有任何介音,指出中古三等韵字与一、二、四等字在经籍异文、通假及汉人注音..

古无上去二声说(语言)

二等有介音说(语言)

二等有介音说(语言):关于等韵的学说。瑞典高本汉最初假定《切韵》音系中的独立二等韵有介音[i],后来由于马伯乐的批评而改认为二等韵无[i]介音。苏联的杨托夫于1960年提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假说,认为上古二等介音是[-l-];其后,李..

泥娘不分说(语言)

泥娘不分说(语言):关于中古声母的学说。等韵有泥、娘两母,由于在现代汉语方言里一时找不到区分的证据,中国多数音韵学家认为在《切韵》的声母系统里这两个声母本来就不分。又因为守温字母有泥无娘,于是颇有人疑心三十六字..

假四等(语言)

假四等(语言):等韵学术语。等韵图要用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去描写《广韵》三十五声母,在三十六字母中精组和照组声母都属于齿音(正齿“照、穿、床、审、禅”,齿头“精、清、从、心、邪”),而韵图中齿音一栏的二三等地位已让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