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声求义(语言)

因声求义(语言):

训诂方法之一。通过分析音与义的相互关系及声音变化的轨迹来探求词义。从汉代起,文字学家与注释家就关心到声音这个重要因素。《说文》、《释名》、《方言》等书大量运用声训,注疏中以音别义的条例甚多。到清代,“因声求义”则作为训沽的一个重要方法,日臻系统化与理论化。戴震认为“故训音声,相为表里”,王念孙着《广雅疏证》,“就古音以求古义,引申触类,不限形体”。章太炎在《文始》中运用声音通转的规律归纳同源字,是对“因声求义”方法更为系统的应用。黄侃说:“三者之中,又以声为最先,义次之,形为最后。”义与音分别是语言的内容与形式。而字形是记录这个音义结合体的符号。因而语义的发展变化从本质上是依托于声音而不是依托于字形的,离开声音这个因素,则不可能通过形、音、义的统一来正确解释古代语言。在同源字中,音近是义通的外部形式,在假借和借用字中,音近又是共形的必要条件。所以解决音的问题是求索词义的前提。通过声音探求词义时,应找到声音变化的轨迹,这就必须借助音韵学的研究成果。除了已定的韵部和声类外,形声系统、声符互换、读若、异文、声训、联绵词等都是因声求义时可资参照、运用的语音材料。而由于语音变化的复杂性和音韵本身的研究未尽完善,所以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必须核证于文献语言,即从实际语言材料中找出“信而有征”的佐证,以避免主观臆测。对于疑难问题或有分歧的问题,还应在前人已经核证的基础上进一步求得补证或反证后再下结论。

为您推荐

互训词(语言)

互训词(语言):在注释书和训诂专书中互相训释过的词。包括两种情况:(1)单词互训。如《说文》:“造,就也。”《礼记·王制》注:“造,成也。”《尔雅·释诂》:“就,成也。”《说文》:“成,就也。”“造”、“就”与“成”为互训词..

以形索义(语言)

以形索义(语言):训沽方法之一。通过对汉字形体结构的分析,探索汉字记录的词的本义。古代汉字具有表意、尚形的特点,它按照词义来绘形,字形和字义往往发生直接的联系。这是以形索义方法提出的基础。“以形索义“之“形”,在..

训释(语言)

训释(语言):洲与释的合称。指古代训诂书注释书中的解说。训释的主要内容是对词义的解释和对文意的解说。对词义的解释包括:(1)对本义和引中义的解释。⑵对概括义和具体义的解释。(3)以今语释古语。⑷以通语释方言。(5)..

舌齿音比例式(语言)

正反同辞(语言)

正反同辞(语言):指一个词兼有正反两方面的意思。从广义说,指一切反训现象,但通常不包括*美恶同辞、*施受同辞。刘师培《古书疑义举例补》有“二义相反而一字之中兼具其义之例”:“《广韵》:‘终,竟也。’故终有末义。如《易..

音转字源学(语言)

音转字源学(语言):传统训诂学的分支学科。研究方言分化字和义衍分化字的来源。汉字的字音随着方音差异或意义分化而发生变化,从而推动书写形式变化而产生新字,由方言音变而造的字是方言分化字,由义衍推动而造的字是义衍分..

解文之训诂(语言)

解文之训诂(语言):同“说字之训诂”相对。指随文释义之训诂,即注重解释词在经文中的具体意义。黄侃认为解文之训诂“贵专”,“只解取字义中之一部分”。如《说文·支部》:“彻,通也。”段注:“按,《诗》:‘彻彼桑上。’传曰: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