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 :

词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比如,“我是学生”这句话中包括3个词:“我”“是”“学生”。

要对词下一个准确的定义有很多困难。不同语言中词的特点也不尽相同。语言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词下过定义,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出的词不完全一致。

从句法的角度看,词是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这个定义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L.布龙菲尔德(Leonard Bloomfield,1887~1949)提出,影响非常大。根据这个定义,词具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个特点:词是自由形式。这个特点将词与语素区分开来。

所谓“自由”,一般是指能够独立运用。“独立运用”通常就是指“能够单说”,而是否能够单说很多情况下就是指能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以下例子,a中“好”能够单独回答问题,证明这个“好”是自由的,是一个词;b中的“好”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不是自由的,是词的一个组成部分。

a. 问:这件衣服好不好?答:好!

b. 问:这件衣服好看么?答:*好。(正确的说法是:好看。)

用“单说”或“单独回答问题”作为“词”的界定中的一个特征要素,也存在一定问题:

①某种特殊情况下单说的成分,是不是一个词?例如在下面的例子中un-虽然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但它显然只是词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前缀:

A:Did you say friendly or unfriendly?(你说的是友好的还是不友好的?)

B:Un-.[不(友好的。)]

实际上,任何一个语言形式,不管成不成词,都可以在称引的语境(即语言形式被用来指称语言形式自身,而不是指称其所指)中被单独使用。因此,称引的语境在确定词时应该排除。

②不能单说的成分,是否就都不是词?例如,英语中的冠词和汉语中的助词“的”“地““得”和连词“和”“与”等显然都不能单说,可是它们是虚词或说功能词、语法词,在造句时具有语法作用。这说明,如果一个形式虽然不能单说,但并不与其他词合为一个词,而且在造句时具有特定的语法作用,这样的形式也是词。

词的第二个特点是:最小形式。这个特点将词与短语(或说“词组”)区分开来,因为短语是可以拆开的,而词不可以拆分。短语也是造句时自由的单位,可以单说,但是短语还可以进一步切分为词,不是最小的句法单位。比如,“学英语”这个短语就是由“学”和“英语”两个词组成的。

但是区分词与短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某些复合词与短语之间的划界很困难。这是因为复合词中的组成成分也可能单独来看是可以作为词的。比如,“白菜”是一个复合词,但是其组成成分“白”和“菜”单独来看又可以在其他环境中作为词来使用,因此就需要找到一些标准将词与短语进行区分。从句法的角度看,复合词和短语的区分可以采用“词汇完整性原则”。所谓“词汇完整性原则”,是指词的内部具有紧密性,句法规则不能作用到词的内部。而短语具有组合性,内部可以适用句法规则。词汇完整性原则可以表现在很多方面: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不能单独被修饰,比如,汉语的“黑板”是一个词,其中的组成部分“黑”不能单独被副词修饰,不能说成“很黑板”;复合词的组成成分也不能单独与其他成分构成并列结构,如只能说“火车和汽车”而不能说“火和汽车”;复合词内的成分不能单独被指代,比如“马车”中的“马”不能单独用代词“它”来指代,不能说“那边来了一辆马i车,它i浑身的毛都是白的”;词的组成部分不能单独进行移位,如果要在句法中移位,词要整体移动,比如:“我喜欢吃白菜”这个句子中,“白菜”是一个词,可以整体移位到句首:“白菜,我喜欢吃”,但不能只移动其中的一部分,不能说“菜,我喜欢吃白”,等等。通常可以通过各种句法测试来确定一个形式是否符合词汇完整性原则,从而确定它是否是词。

从句法角度确定的词,可以称为“句法词”。句法词的确定对于句法结构分析很重要。

从语音的角度也可以界定词。词是前后有可能停顿的一个语音片段。所谓可能停顿,不是一定要停顿,而是如果说得慢的话,就可以在词前或词后停顿一下。比如“我是老师”这句话,在“我”“是”“老师”的前后都可以出现停顿。但是停顿不能出现在词的内部,比如,在上面这句话中,停顿不能出现在“老”和“师”之间。如果由于某种不可控的原因,比如突然咳嗽或被人打断,语音被迫停顿在了词的中间,那么当继续说的时候,要从词的开头说,如:“我是老……(咳嗽)老师”。而不能从词的中间停顿处接着说,因此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是老……(咳嗽)师”。在有的语言中,每个词(除虚词之外)上都带有一个主重音。根据重音也可以判断词。语音形式也可以作为区分复合词与短语的一个标准,英语中的复合词和短语的重音模式不同,复合词左重,而短语右重。但是语音标准在不同语言中表现不同,重音模式在汉语中就不适用。

当代韵律词法学认为,从韵律的角度看,词必须满足一个音步(foot)的长度。音步是韵律上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在结构上必须是双分枝的,其中一个成分重,一个成分轻。音步可以由两个音节组成,也可以由两个莫拉(mora)(指一个音节的韵母中所包含的最小韵律成分,如ban这个音节中含有a和n两个莫拉)组成。从韵律的角度界定出的词称为“韵律词”(prosodic word)。

从语音上界定的词有时与从句法上界定的词不一致。比如,在“I’m a student”(我是一名学生)这个英文句子中,“’m”在句法上占据谓语动词的位置,但是在语音上却必须依附于其前的“I”,与“I”合成为一个音节,离开了“I”,“’m”就站不住。从语音的角度看,“I’m”是一个语音词(phonological word),但是从句法的角度看,I’m是两个词。

从意义的角度看,词表示一个单独的概念,其整体含义不能从组成部分中完全推出,而短语的意义可以从组成部分的意义中推出,从而区别于词。收入母语者所用的词典中的词大都符合这条标准。符合这一标准的词可以称为“词汇词”。但是,意义是比较难以捉摸的,何谓一个概念并不是那么明确。因此,确定词的意义标准不是那么好把握。

从正字法的角度看,词也有自己的特征。比如在英语中,词是前后都有空格的一个书写形式。从正字法的角度界定出的词可称作“正字法的词”。但其实正字法反映的是人们心目中对词的认识,在人们认识有分歧的地方,反映在正字法上也会产生分歧,比如英语中的“洗衣机”一词是写成“washing machine”还是写成“washing-machine”就有分歧。在汉语中,不实行分词连写,词与非词从正字法上无法分出,双字词和双字短语仅从书写形式上看没有分别。

在对词进行研究时,可以根据研究目的,选取对词的某种角度的定义。在各种对词的定义中,从句法角度的定义是使用得最为普遍的。如果一个形式符合句法、语音、语义、正字法等各个角度的词的标准,那么这个形式就是最为典型的词,如果一个形式只符合某一个角度的词的标准而不符合其他角度的词的标准,那么这样的形式就只是某种意义下的词,而不是最典型的词。

为您推荐

通语词

通语词 : 通语词是全民用以交际的词语,具有极大的普遍性,应用于书面上而一般人都能理解,因此具有全民性。从汉语词汇发展的历史来看,有些词自古到今都用于通语,如“人”“手”“左”“右”等,这些通语词历..

同步引申

同步引申 : 同步引申是词与词在意义发展演变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同步引申的类别有以下几种。①同义词的同步引申。同义词最容易形成同步引申。例如,“众”本为“人多”义。“族”,本指矢捆在一块的样..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

《近代汉语词汇研究》 : 此书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地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理论性专著。全书共十章,涵盖面较广,内容包括:近代汉语的上限,近代汉语词汇的来源和构词法,近代汉语词义系统,社会文化生活对词义的..

词义沾染

常用词

常用词 : 常用词的确定完全根据词在最流行的书刊上运用的频率。只有具备一定程度的出现频率,才能成为常用词的成员。根据词在最流行的书刊上的运用频率,现代汉语的高频词有8000个,出现频率占语料总量的9..

原生词

原生词 : 原生词在语言里尽管数量不多,但它产生时间早,又有强大的派生能力。语言里的众多词语,尤其是产生比较晚的那部分词语,许多都是由原生词派生出来的。 ..

复合词

复合词 : 根据形态结构,词可以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复合词是合成词的一种。根据词根与词根之间的关系,复合词主要有5种类型:①联合式,又叫并列式。有的是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的词根并列,互相说明,如“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