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宋·徽宗赵佶书。刊于日本《中国书道全集》(五)。
【赏析】:
对于赵佶的瘦金书,一般以“淸劲峻拔,飘逸不凡”相评价。赵佶是一位充满着矛盾冲突的人物。一方面他以皇帝之尊,在艺术领域裏略无遮拦,尽可以随心所欲地创新。他的瘦金书,大胆地拒绝“笔软则奇怪生焉”所提供的优势,而另闢蹊径,以画法作书,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开硬笔书法之滥觞。另一方面,他同时是一位在政治上饱受内忧外患折磨的亡国之君,他心灵上的阴影,不可避免地要投向笔端。他的书法的纤细峻拔,笔笔对传统规範的恪守,反映出他的创新有明显收敛的趋势,或者用现代语言称之爲“向内转”。这是一个人在外部世界受到撞击后逃遁的好去处。
对书法创新人物心理的窥探,可以得到这样的啓发:蚌病而珠,胸臆没有波澜的人,笔底也永远只能是一潭死水。
“淸和节后绿枝稠,寂寞黄梅雨乍收……”
这是宋徽宗的《夏日诗帖》。皇宫内院雕金画綉,煞是华丽;皇帝老子在妃嫔侍御的簇拥之下,竟会有“寂寞黄梅雨”的空虚怅惘,亦可见人心之难足了。
不过,《夏日诗帖》还是徽宗皇帝最爲精彩的书法作品之一。这位风流儒雅的君王,在书法上留下了他的绝顶聪明和睿智。
淸瘦劲健的线条、提按有序的笔法、大小得体的结构以及那颇有特色的线条尾部一个重顿,这就是徽宗独创的瘦金书。其绢秀而不流于柔弱,淸劲而不失抛筋露骨,在有限的範围内用笔还是较好地发挥出其丰富多变的特色。元人陶宗仪《书史会要》有云:
“徽宗行草正书,笔势劲逸,初学薛稷,变其法度,自号瘦金书。”
可见这赫赫闻名的“瘦金书”,乃是徽宗这位创始者的自号;“笔势劲逸”实是陶氏肯綮之语。
薛稷爲初唐着名四大书家欧、虞、褚、薛之一,褚遂良的高足;又因他是褚遂良外甥,力承家学,书法发展了褚遂良瘦劲挺拔的特点;其弟薛曜更是细而越细、劲而越劲,堪称是变本加厉,在初唐书坛上二薛可算是独树一帜。宋徽宗正是取了他们的瘦劲之长,又加以新的陶冶提炼,形成了自己的瘦金书的风格。
自然,如果光是薛稷、薛曜在前,仍然未必能使徽宗走上瘦金书的道路;我以爲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徽宗的擅画。宋代院体画达到了完美的高峰;徽宗虽是个亡国的昏君,但他在艺术上却作用甚大,他一力提携了宋代花鸟画的兴盛,设置画院培养专门的绘画人材,而且他自己的工笔花鸟也可称是登峰造极之作,深湛的绘画素养再加上深厚的书法功底,我以爲正是瘦金书形成的重大原因。
北宋工笔院体画的一个重要特徵,就是挺拔的勾线功夫。工整而不板滞、劲健而有弹性,特别是对线条头尾部分的转折交待和呼应,更是前此的工笔绘画所望尘莫及的。徽宗虽未必是以此来悟出瘦金书的体格,但无疑他的偏于淸劲的审美趣味,使他对褚薛一路书法特别有兴趣,并试图把书法中的丰富用笔动作借用到绘画上来以提高工笔花鸟人物画技法的生命力。然后,又将这种瘦劲的勾线技巧再揉进书法中去,并随之形成了那种开张型的书法结构,最终则完成了瘦金书这样一种书体的基本风貌。在此过程中,书法与书法、书法与绘画,始终是互相影响、互相啓发的,在书与画这两方面赵徉留意之后,採集槪括,瘦金书则是最终的硕硕果实。
南宋岳珂《宝眞斋法书讚》卷二曾有云:“金缕之妙,细比毫髮,殆与神工鬼能,较奇逞并于秋毫间。”对徽宗书法表示了由衷的钦佩。自然,岳珂着述,关碍到本朝先帝只能恭恭敬敬,说好不说坏的。但其指出:“金缕之妙,细比毫髮”,却逈非泛泛的溢美之辞。